“不獨侍臣偏賜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獨侍臣偏賜酒”全詩
不獨侍臣偏賜酒,當時一國夢鈞天。
分類:
作者簡介(張舜民)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元夕端居感事四絕句》張舜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元夕端居感事四絕句》是宋代張舜民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鳳樓南畔彩為山,
百戲年年奉帝筵。
不獨侍臣偏賜酒,
當時一國夢鈞天。
中文譯文:
鳳樓南邊彩色如山,
每年百戲奉獻給帝王的宴席。
不僅僅是侍臣得到酒宴的賞賜,
當時整個國家都沉浸在夢幻般的盛世之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宋代元夕(農歷正月十五)時的繁華景象。鳳樓是皇宮中的一座樓閣,位于南邊,絢麗多彩的燈光猶如山一般壯觀。每年元夕這一天,百戲表演被呈獻給皇帝舉行的盛大宴會。詩人指出,這些宴會不僅僅是賞賜給侍臣們的,而是整個國家沉浸在繁榮昌盛的夢境之中。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元夕的繁華景象,展現了宋代社會的繁榮和盛世氛圍。鳳樓南邊的彩燈如山,形容了宮廷的繁華景象。百戲表演則象征著文化的繁榮和人民生活的富裕。詩人通過這些細節,展示了當時國家的繁榮景象,表達了對盛世的贊美和向往。
詩中提到的不僅侍臣得到賞賜,整個國家都沉浸在夢幻般的盛世之中,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繁榮的喜悅之情。這種喜悅并不局限于宮廷,而是整個國家共同分享的夢幻時刻。詩人通過這種寫作手法,強調了國家繁榮對每個人的意義和影響。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其華麗的描寫和贊美的情感,展示了宋代盛世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繁榮的欣喜之情。
“不獨侍臣偏賜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án xī duān jū gǎn shì sì jué jù
元夕端居感事四絕句
fèng lóu nán pàn cǎi wèi shān, bǎi xì nián nián fèng dì yán.
鳳樓南畔彩為山,百戲年年奉帝筵。
bù dú shì chén piān cì jiǔ, dāng shí yī guó mèng jūn tiān.
不獨侍臣偏賜酒,當時一國夢鈞天。
“不獨侍臣偏賜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