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卷書奚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卷書奚托”全詩
險夷安若性,金石想為人。
萬卷書奚托,重泉恨莫伸。
誰知丞相子,天地一窮民。
分類:
作者簡介(張舜民)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呂子固挽詞》張舜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呂子固挽詞》是宋代張舜民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大塊分勞逸,唯君獨不均。
險夷安若性,金石想為人。
萬卷書奚托,重泉恨莫伸。
誰知丞相子,天地一窮民。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平的思考和對個人命運的感慨。詩人通過描繪社會中的勞動分配不均和個體命運的無奈,表達了對這種現象的不滿和思考。
賞析:
詩的前兩句“大塊分勞逸,唯君獨不均”,描述了社會中勞動分配的不公平現象,大家都能享受到勞動和休息的平衡,唯有君主例外。這里的“君”可以理解為統治者、統治階級。
接下來的兩句“險夷安若性,金石想為人”,表達了人們對安全和穩定的追求。詩人認為人們希望能夠像大山一樣堅固,像金石一樣堅定,但現實卻往往不盡人意。
接著的兩句“萬卷書奚托,重泉恨莫伸”,表達了對知識和智慧的渴望。詩人感嘆自己的才智和學識無法得到應有的發揮,對于不能充分利用自身的能力而感到遺憾。
最后兩句“誰知丞相子,天地一窮民”,表達了對個人命運的感慨。詩人以丞相子的身份來象征個體,表達了個人在天地間微不足道的感受,強調了命運對于個人的左右。
整首詩詞通過對社會不公和個人命運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于人生困境的思考和對命運的反思。詩人以簡練的語言揭示出社會的不公和個人的無奈,表達了對這種現象的批判和思考,給人以思考和啟示。
“萬卷書奚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ǚ zi gù wǎn cí
呂子固挽詞
dà kuài fēn láo yì, wéi jūn dú bù jūn.
大塊分勞逸,唯君獨不均。
xiǎn yí ān ruò xìng, jīn shí xiǎng wéi rén.
險夷安若性,金石想為人。
wàn juǎn shū xī tuō, zhòng quán hèn mò shēn.
萬卷書奚托,重泉恨莫伸。
shéi zhī chéng xiàng zi, tiān dì yī qióng mín.
誰知丞相子,天地一窮民。
“萬卷書奚托”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