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賜敢忘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拜賜敢忘身”全詩
節高工礙手,倚壁快扶人。
莫問西來意,終為灶下薪。
他時俘頡利,拜賜敢忘身。
分類:
作者簡介(張舜民)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靈壽木》張舜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靈壽木》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舜民。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曲木天然性,
叨名席上珍。
節高工礙手,
倚壁快扶人。
莫問西來意,
終為灶下薪。
他時俘頡利,
拜賜敢忘身。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種名為“靈壽木”的特殊木材。詩人通過描寫木材的特點和寓意,表達了對這種材料的贊美和思考。詩人認為這種木材是自然形成的,具有獨特的品質和價值,被人珍視而放在貴重的席子上。然而,這種木材的特殊性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因為它的節部生長得很高,給工匠的加工帶來了困擾。盡管如此,這種木材卻能夠提供支撐和幫助,給人以安慰和扶持。最后,詩人告誡人們不要問這種木材來自何方的意義,因為它最終都會成為爐灶下的柴薪,為人們提供溫暖和食物。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即使是身處高位的人也會被俘虜,此時他們會珍惜并感謝這種木材的價值,不會忘記自己曾經受到的扶持和恩惠。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靈壽木的特性和寓意,抒發了作者對這種木材的贊美和思考。詩人通過對木材的描述,展示了自然的智慧和造物者的巧妙設計。木材節部的高度給工匠的加工帶來了困擾,但它仍然能夠提供支撐和幫助,給人以安慰和扶持。這種木材的命運也寓意著人類的命運,即使是身處高位的人也會有被俘虜的時候,此時他們會珍惜并感謝曾經給予他們扶持和恩惠的人或事物。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思想感悟,展示了對命運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拜賜敢忘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g shòu mù
靈壽木
qū mù tiān rán xìng, dāo míng xí shàng zhēn.
曲木天然性,叨名席上珍。
jié gāo gōng ài shǒu, yǐ bì kuài fú rén.
節高工礙手,倚壁快扶人。
mò wèn xī lái yì, zhōng wèi zào xià xīn.
莫問西來意,終為灶下薪。
tā shí fú xié lì, bài cì gǎn wàng shēn.
他時俘頡利,拜賜敢忘身。
“拜賜敢忘身”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