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天既懶趨城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炎天既懶趨城市”全詩
如今城里拋團扇,應是山中試裌衣。
水有秋容連漸少,樹含涼氣鳥慵飛。
炎天既懶趨城市,從此尤須巒翠微。
分類: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乍涼寄樸翁》姜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乍涼寄樸翁》是宋代姜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前日松間步屧歸,
更將荷葉障秋暉。
如今城里拋團扇,
應是山中試裌衣。
水有秋容連漸少,
樹含涼氣鳥慵飛。
炎天既懶趨城市,
從此尤須巒翠微。
詩意:
這首詩以描寫夏季轉涼的景象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鄉村自然環境的向往和對城市生活的厭倦之情。詩中通過對松林、荷葉、團扇、裌衣、水、樹和鳥的描繪,展現了夏末秋初的變化和涼爽的感覺。詩人透過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描繪,表達了對清涼山野生活的向往和對炎熱城市生活的厭倦之情。
賞析:
這首詩運用了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夏末秋初的景象。詩中的"松間步屧歸"表現了詩人在松林中漫步的情景,"荷葉障秋暉"則描繪了荷葉的綠色遮擋住夏日的陽光。后兩句"城里拋團扇,應是山中試裌衣"則表達了詩人對城市生活的厭倦和對山野生活的向往,城市里不再需要團扇遮擋炎熱,而是需要裌衣來應對漸涼的秋天。
詩中還描繪了自然界的變化,"水有秋容連漸少,樹含涼氣鳥慵飛"表現了水面的減少和樹上的涼氣,使得鳥兒也變得懶洋洋地飛翔。最后兩句"炎天既懶趨城市,從此尤須巒翠微"則表達了詩人對炎熱夏天的厭倦,寄望于享受山野的清涼和山間的巒翠景色。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夏末秋初的景象和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向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寧靜清涼的山野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城市炎熱生活的厭倦之情。這首詩給人以清新涼爽的感覺,讀來讓人心情舒暢,也能引發人們對自然的思考和向往。
“炎天既懶趨城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à liáng jì pǔ wēng
乍涼寄樸翁
qián rì sōng jiān bù xiè guī, gèng jiāng hé yè zhàng qiū huī.
前日松間步屧歸,更將荷葉障秋暉。
rú jīn chéng lǐ pāo tuán shàn, yìng shì shān zhōng shì jiá yī.
如今城里拋團扇,應是山中試裌衣。
shuǐ yǒu qiū róng lián jiàn shǎo, shù hán liáng qì niǎo yōng fēi.
水有秋容連漸少,樹含涼氣鳥慵飛。
yán tiān jì lǎn qū chéng shì, cóng cǐ yóu xū luán cuì wēi.
炎天既懶趨城市,從此尤須巒翠微。
“炎天既懶趨城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