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阿戎來寄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珍重阿戎來寄我”全詩
珍重阿戎來寄我,慚無林下老仙風。
分類:
作者簡介(李呂)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籍志》傳于世。
《千四一侄見贈筇竹杖以詩謝之》李呂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千四一侄見贈筇竹杖以詩謝之》是李呂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常常觀看南極畫圖中,壽命之相特別適宜九節的筇竹。珍重的阿戎將此送給我,我感到慚愧,沒有像林下的老仙人那樣風雅。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李呂對一根筇竹杖的贊美和感激之情。他在南極畫圖中常常觀賞到壽命長久的九節筇竹,而他的侄子阿戎特意將一根筇竹杖送給了他。詩人感到慚愧的是,自己沒有達到林下老仙人那種深居簡出、超脫塵世的境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筇竹杖的贊美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境界的思考和自省。筇竹杖象征著高尚的品質和境界,寓意著長壽和堅貞不屈。詩人通過觀賞南極畫圖中的九節筇竹,感受到了其中的神奇和美妙,因此對筇竹杖充滿了敬意和珍重之情。
詩中的"阿戎"是詩人的侄子,他將這根筇竹杖送給了詩人,表達了他對詩人的尊敬和情誼。然而,詩人在接受這份禮物時,卻感到自愧不如,覺得自己還沒有達到林下老仙人的境界,沒有修煉出老仙風的風雅和超脫。這種自責和自省反映了詩人對自身修養和境界的思考,同時也傳遞了一種對高尚品質的追求和向往。
這首詩通過對筇竹杖的贊美和自省,展示了詩人李呂對高尚品質和境界的追求。詩人通過觀賞自然景物,思考自身的修養和境界,表達了對高尚美德的向往和對自身不足的自責。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對筇竹杖的描繪,寄托了詩人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對高尚品質的向往,展現了詩人對自身修養的反思和思考。
“珍重阿戎來寄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ān sì yī zhí jiàn zèng qióng zhú zhàng yǐ shī xiè zhī
千四一侄見贈筇竹杖以詩謝之
cháng zhān nán jí huà tú zhōng, shòu xiāng piān yí jiǔ jié qióng.
常瞻南極畫圖中,壽相偏宜九節筇。
zhēn zhòng ā róng lái jì wǒ, cán wú lín xià lǎo xiān fēng.
珍重阿戎來寄我,慚無林下老仙風。
“珍重阿戎來寄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