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時明月遍秋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時明月遍秋山”全詩
憶得松林長嘯罷,歸時明月遍秋山。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有懷十首》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有懷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劉子翚
《有懷十首》是劉子翚的一首宋代詩詞,通過十首詩的形式,表達了詩人隱居山林的愿望和對逝去歲月的追憶。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一、結茅同隱水云間,
在茅屋中隱居于山水之間,
詩人渴望遠離紛擾,歸隱自然之境。
二、何日柴車不往還。
詩人希望有一天不再有柴禾車輛經過,
寓意著詩人渴望遠離塵囂,追求寧靜與自由。
三、憶得松林長嘯罷,
回憶起當初松林中的長嘯聲停歇,
表達了詩人在山林中放聲高唱的激情與歡樂。
四、歸時明月遍秋山。
當歸去的時候,明亮的月光灑滿秋山,
描繪了詩人歸途中美麗的夜晚和寧靜的自然景色。
五、獨對寒江落日殘。
獨自一人面對著寒江,殘照映照,
表達了詩人孤獨的心境和對逝去歲月的思念。
六、舉世無人知我心。
世界上沒有人能夠理解我的內心,
抒發了詩人對自己內心深處情感的無聲吶喊。
七、傷心日夜意難平。
傷心悲痛的心情日夜難以平復,
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痛苦和憂傷。
八、抱病無人問病名。
身患疾病卻無人關心疾病的名稱,
揭示了詩人身處世俗之外,被遺忘的境遇。
九、落盡梧桐雨打秋。
梧桐樹葉凋落殆盡,秋雨不斷打落,
以景寫情,抒發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無盡思念。
十、關關雁陣南飛去。
雁陣呼嘯而過,向南方飛去,
以雁行形象寄托了詩人對自由追求的渴望。
《有懷十首》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隱居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對逝去歲月的追憶,同時抒發了對自由、寧靜和內心深處情感的渴望。通過山水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表達,詩詞給人以深遠的意境和內心的共鳴。它以簡潔而富有節奏感的表達方式,將詩人對自然與心靈的感悟融入其中,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自然與人心的共鳴,引發對人生意義和內在追求的思考。
“歸時明月遍秋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u huái shí shǒu
有懷十首
jié máo tóng yǐn shuǐ yún jiān, hé rì chái chē bù wǎng huán.
結茅同隱水云間,何日柴車不往還。
yì dé sōng lín cháng xiào bà, guī shí míng yuè biàn qiū shān.
憶得松林長嘯罷,歸時明月遍秋山。
“歸時明月遍秋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