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身無著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倒身無著處”全詩
東溟容有限,西極更能存。
束濕炊懸釜,翻床補壞垣。
倒身無著處,呵手不成溫。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暑雨》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暑雨》是宋代詩人陳師道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貧居者在炎熱的夏季中的生活情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暑雨”為題,暗示了一個炎熱潮濕的夏天。首句“密雨吹不斷”描繪了雨勢綿綿不絕,無法停息,給人一種悶熱的感覺。接著,“貧居常閉門”,揭示了詩人貧病交加的境況,常閉門不出,生活拮據。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抒發了自己的孤獨與無奈之情。
下面兩句“東溟容有限,西極更能存”,暗示了東方大海容納雨水有限,而西方更是能夠積存雨水。這里使用了東西方的地理象征,表達了作者貧寒之地雨水稀缺的現實,同時也映射出作者內心的無望和困頓。
接著的兩句“束濕炊懸釜,翻床補壞垣”,描述了詩人貧困的生活狀況。他們只能把濕漉漉的衣物束縛在炊事臺上,彌補著破損的家園。這種貧困的生活狀態更加突出了詩人內心的無奈和困苦。
最后兩句“倒身無著處,呵手不成溫”,表達了作者身處逆境,無處傾訴的心情。他們無處可傾倒心事,連溫暖的手掌都無法為自己帶來一絲溫暖。這種絕望的境地使人感到深深的悲涼和無助。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貧居者生活環境的描繪,以及對內心孤獨和無奈的抒發,傳達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困苦和無助。這首詩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意境,使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內心的苦悶與無奈,具有濃厚的寫實主義色彩。
“倒身無著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ǔ yǔ
暑雨
mì yǔ chuī bù duàn, pín jū cháng bì mén.
密雨吹不斷,貧居常閉門。
dōng míng róng yǒu xiàn, xī jí gèng néng cún.
東溟容有限,西極更能存。
shù shī chuī xuán fǔ, fān chuáng bǔ huài yuán.
束濕炊懸釜,翻床補壞垣。
dào shēn wú zhe chù, ā shǒu bù chéng wēn.
倒身無著處,呵手不成溫。
“倒身無著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