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田暫喜損塵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田暫喜損塵慮”全詩
草頭露下元無雨,衣角風生徑欲仙。
行樹排霄高展畫,孤云掛壑薄披綿。
雨田暫喜損塵慮,不著蒙庵一縷禪。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未明確出東門將入圣泉戲呈住山蒙庵老人》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未明確出東門將入圣泉戲呈住山蒙庵老人》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下面給出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未明確出東門將入圣泉戲呈住山蒙庵老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詩人行走在清晨的山間,準備進入一座圣泉戲耍,并向住在山蒙庵的老人獻上這首詩。
賞析:
這首詩把自然景觀與詩人的內心情感相結合,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之境的思考。
首句"覿面峰巒碧障天,東方精色破昏煙"描繪了山巒的藍綠色遮擋了天空,這里的東方指的是早晨的方向。這一景象將讀者帶入了清晨的山間環境,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草頭露下元無雨,衣角風生徑欲仙"表達了清晨的草地上沾滿了露水,但沒有雨水的痕跡。詩人的衣角被微風吹動,仿佛要飛升到仙境一樣。這些描寫傳達出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行樹排霄高展畫,孤云掛壑薄披綿"描繪了行走的樹木在山間爭相生長,云彩像薄紗般懸掛在山壑之間。這些景象給人以壯麗、綺麗的感覺,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最后兩句"雨田暫喜損塵慮,不著蒙庵一縷禪"表達了在這美好的清晨,詩人暫時拋開了塵世的紛擾和煩惱,進入了禪定的境地。蒙庵是一個隱居的地方,也是修行者的居所,這里象征著寧靜和超脫。詩人希望通過這首詩表達自己對禪修境界的向往。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來表達詩人的感受和思考。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清晨山間的美景,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和禪修境界的向往。這首詩給人以寧靜、清新的感覺,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詩人的內心世界。
“雨田暫喜損塵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èi míng què chū dōng mén jiāng rù shèng quán xì chéng zhù shān méng ān lǎo rén
未明確出東門將入圣泉戲呈住山蒙庵老人
dí miàn fēng luán bì zhàng tiān, dōng fāng jīng sè pò hūn yān.
覿面峰巒碧障天,東方精色破昏煙。
cǎo tóu lù xià yuán wú yǔ, yī jiǎo fēng shēng jìng yù xiān.
草頭露下元無雨,衣角風生徑欲仙。
xíng shù pái xiāo gāo zhǎn huà, gū yún guà hè báo pī mián.
行樹排霄高展畫,孤云掛壑薄披綿。
yǔ tián zàn xǐ sǔn chén lǜ, bù zháo méng ān yī lǚ chán.
雨田暫喜損塵慮,不著蒙庵一縷禪。
“雨田暫喜損塵慮”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