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公女尚偷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淳于公女尚偷生”全詩
若訂漢家彤史傳,淳于公女尚偷生。
分類: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舟檥娥祠敬留二絕》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舟檥娥祠敬留二絕》是宋代吳潛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孝娥的故事,探討了孝道與家庭倫理的關系。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舟檥娥祠敬留二絕
孝娥何意要垂名,
重在天倫一命輕。
若訂漢家彤史傳,
淳于公女尚偷生。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以孝娥為主題,表達了對孝道的思考和敬仰。孝娥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著名的孝女,她為了救父親而自愿投河,表現出極高的孝心。詩中通過探討孝娥的行為和意愿,表達了作者對孝道的認同和推崇。
詩詞開篇,“孝娥何意要垂名”,表達了作者對孝娥行為意圖的困惑。孝娥的行為超越了常人的理解,她以自己的生命來表達對父親的孝心,這種奉獻精神使她的名字永遠流傳。
接著,“重在天倫一命輕”,強調了孝娥對家庭倫理的重視。孝道是中國傳統倫理觀念的核心之一,它強調了家庭關系的重要性。作者通過這句話表達了孝娥將家庭的完整和和諧放在個人生命之上的價值觀。
最后兩句,“若訂漢家彤史傳,淳于公女尚偷生”,以歷史典故來印證孝娥的偉大。作者提到了淳于公女,她是漢代時期的孝女,為了避免被敵人追殺,她選擇了偷生。通過引用淳于公女的故事,作者進一步強調了孝娥的孝道行為有著歷史的延續性和深遠影響。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孝娥孝道行為的贊賞,探討了家庭倫理和道德觀念的重要性。通過引用歷史典故,詩人將孝娥的行為與古代孝女的形象聯系起來,突出了孝道的價值和精神的傳承。整首詩詞既具有敬意,又富有感人的情感,使人們對孝道產生思考和共鳴。
“淳于公女尚偷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u yǐ é cí jìng liú èr jué
舟檥娥祠敬留二絕
xiào é hé yì yào chuí míng, zhòng zài tiān lún yī mìng qīng.
孝娥何意要垂名,重在天倫一命輕。
ruò dìng hàn jiā tóng shǐ chuán, chún yú gōng nǚ shàng tōu shēng.
若訂漢家彤史傳,淳于公女尚偷生。
“淳于公女尚偷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