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膏痛記烏號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焚膏痛記烏號旦”全詩
云龍幄幕天容邇,河漢篇章帝墨新。
正始遺音危絕縷,貞元舊曲慟沾巾。
焚膏痛記烏號旦,目斷稽山欲叫旻。
分類:
《病中修實錄》馬廷鸞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中修實錄》是宋代馬廷鸞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中修實錄
明圣當陽四十春,
十年供奉感孤臣。
云龍幄幕天容邇,
河漢篇章帝墨新。
正始遺音危絕縷,
貞元舊曲慟沾巾。
焚膏痛記烏號旦,
目斷稽山欲叫旻。
譯文:
在明亮的陽光下,我已度過了四十個春天,
十年來我的忠誠之心感動了孤臣。
云龍在幕間飛舞,天空的容顏越來越近,
河漢之間的篇章由新的墨跡書寫。
正始時期的音樂早已瀕臨消失,
貞元時代的舊曲令人悲傷得淚濕巾帕。
我燃燒膏油苦心記憶黑夜的烏鴉的鳴叫,
我的眼睛已看不見稽山,但我仍然渴望呼喚旻。
詩意:
《病中修實錄》描繪了作者馬廷鸞在病中的心境和情感。詩中以清晰而獨特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年華已逝和身體不佳的感慨,同時抒發了他作為孤臣所懷有的對忠誠和報國精神的贊美與痛苦。他以詩文形式表達了自己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渴望,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光荏苒和生命無常的感嘆。
賞析:
《病中修實錄》以流暢而優美的詞句,展示了馬廷鸞獨特的修辭風格。他以明亮陽光、云龍和河漢等意象,將自己的心境與自然景色相融合,形成一種意境的對比。通過對正始遺音和貞元舊曲的描繪,他表達了對過去文化的懷念和對時代變遷的感嘆。最后,他以焚膏痛記和目斷稽山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在病中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渴望。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詞句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時間流逝和個人命運的思考,抒發了作者對于時光流轉和人生短暫的感慨。這首詩既展示了作者的才華和修辭技巧,又表達了他對歷史和生命的深刻思索,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感人之處。
“焚膏痛記烏號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zhōng xiū shí lù
病中修實錄
míng shèng dāng yáng sì shí chūn, shí nián gòng fèng gǎn gū chén.
明圣當陽四十春,十年供奉感孤臣。
yún lóng wò mù tiān róng ěr, hé hàn piān zhāng dì mò xīn.
云龍幄幕天容邇,河漢篇章帝墨新。
zhèng shǐ yí yīn wēi jué lǚ, zhēn yuán jiù qū tòng zhān jīn.
正始遺音危絕縷,貞元舊曲慟沾巾。
fén gāo tòng jì wū hào dàn, mù duàn jī shān yù jiào mín.
焚膏痛記烏號旦,目斷稽山欲叫旻。
“焚膏痛記烏號旦”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