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占鶯花笑寂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占鶯花笑寂寥”全詩
莫占鶯花笑寂寥,長安春色年年有。
分類:
作者簡介(熊孺登)
熊孺登,鐘陵(今江西省進賢縣)人,約唐憲宗元和(806—820)前后在世。元和年間(806—820)登進士第,為四川藩鎮從事,與白居易、劉禹錫友善,時相贈答。白居易《洪州逢熊孺登》、劉禹錫《送湘陽熊判官孺登府罷歸鐘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表達了他們之間情誼。他勤于創作,寫詩很多,而傳于后世的僅存詩集一卷。其中贈答應酬之作較多,佳句不少。有些詩句感情真摯、動人,為時所傳誦。
《戲贈費冠卿》熊孺登 翻譯、賞析和詩意
《戲贈費冠卿》是唐代熊孺登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但恐紅塵虛白首,
寧論蹇逸分先后。
莫占鶯花笑寂寥,
長安春色年年有。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紛擾塵世的憂慮,以及對清閑逸趣的向往。作者表達了他內心的矛盾情感,一方面擔憂在紅塵世界中白發蒼蒼,另一方面認為人生的價值并不在于追求名利,而是在于個人的品德和修養。詩中還提到了長安的春景,暗示著無論紛擾與否,歲月更迭,春天的美好景色依然存在。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紅塵世界和清閑逸趣的對比,揭示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追求。作者擔憂在紛擾的世界中白發蒼蒼,意味著他對于名利的焦慮和對時間的流逝的無奈。然而,他更加看重個人的品德和修養,認為追求清閑逸趣才是真正有價值的。通過詩中的對比,作者表達了他對于紛擾的世界的擔憂和對于內心寧靜的向往。
詩的最后兩句提到了長安的春景,強調了歲月更迭,春天的美好景色依然存在。這是一種對于時間流逝的安慰和對于美好事物的堅信。長安作為唐代的首都,被賦予了繁榮熱鬧的形象,而春天則象征著新生和希望。通過描繪長安的春景,作者傳遞了一個樂觀的信息,即盡管世事變遷,但美好的事物依然存在,希望依然存在。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紛擾塵世和清閑逸趣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追求的思考和內心的矛盾情感。它既反映了唐代士人對于名利和清閑生活的思考,也傳遞了一種對于美好事物和希望的堅信。
“莫占鶯花笑寂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 zèng fèi guān qīng
戲贈費冠卿
dàn kǒng hóng chén xū bái shǒu, níng lùn jiǎn yì fēn xiān hòu.
但恐紅塵虛白首,寧論蹇逸分先后。
mò zhàn yīng huā xiào jì liáo, cháng ān chūn sè nián nián yǒu.
莫占鶯花笑寂寥,長安春色年年有。
“莫占鶯花笑寂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