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湘江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古湘江竹”全詩
年年長春筍,只是淚痕多。
分類:
作者簡介(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進士,唐睦州分水縣桐峴鄉(賢德鄉)人,字希圣,號東齋,入道后稱棲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區第一位狀元(杭州孔子文化紀念館語),他集詩人、道學家、臺灣第一個民間開拓者于一身的歷史人物。
《湘竹詞》施肩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湘竹詞》是一首唐代的詩詞,作者是施肩吾。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古湘江竹,
無窮奈怨何。
年年長春筍,
只是淚痕多。
詩意:
這首詩詞以湘江邊的竹子為題材,表達了竹子的悲憤之情。作者通過描繪湘江邊一片茂盛的竹林,道出了竹子千百年來無窮無盡的苦衷和怨憤。每年春天,竹林中的新筍不斷冒出,但這些新生的竹筍不僅代表著生命的延續,也象征著竹子流淌的眼淚,淚痕多得無法計數。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竹子的苦衷和無奈之情。首句“萬古湘江竹”以廣闊的視角描繪了湘江邊的竹林,暗示了竹子存在的悠久歷史。接著,“無窮奈怨何”表達了竹子內心深處的怨憤之情,無法排解的苦痛。
下半首繼續以春筍為形象,表達了竹子的悲傷。作者寫道,“年年長春筍”,強調了每年春天新生竹筍的不斷涌現。然而,“只是淚痕多”這一句則顯示了竹子的眼淚無法停止,淚水滴落在筍身上,形成了無數的淚痕。
整首詩詞以簡練而凄美的筆觸,揭示了竹子的悲憤和無奈。通過將竹子與人類的情感相類比,表達了作者對生活中的困境和痛苦的思考和感慨。這首詩詞以其深刻的意境和富有情感的描寫,使讀者可以共鳴感受到竹子所表達的情感,進而引發對生命、命運和人生之意義的思考。
“萬古湘江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zhú cí
湘竹詞
wàn gǔ xiāng jiāng zhú, wú qióng nài yuàn hé.
萬古湘江竹,無窮奈怨何。
nián nián cháng chūn sǔn, zhǐ shì lèi hén duō.
年年長春筍,只是淚痕多。
“萬古湘江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