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心何啻九牛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俗心何啻九牛毛”全詩
到此既知閑最樂,俗心何啻九牛毛。
分類:
作者簡介(段成式)
段成式(803-863),字柯古。晚唐鄒平人,唐代著名志怪小說家,約生于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卒于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其父段文昌,曾任宰相,封鄒平郡公,工詩,有文名。在詩壇上,他與李商隱、溫庭筠齊名。段成式信佛讀經,飲酒賦詩唱和,以解其憂,詩中多流露出超脫世俗的消極情緒。
《題僧壁(一本有和韋蟾三字)》段成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僧壁(一本有和韋蟾三字)》
僧支頰撚眉毫,
起就夕陽磨剃刀。
到此既知閑最樂,
俗心何啻九牛毛。
中文譯文:
僧人支頰彎曲眉毫,
天黑時便開始磨剃刀。
來到這里既然領悟到寧靜是快樂,
塵世煩惱仿佛九牛毛。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僧人的日常生活,表達了僧人追求寧靜的心境以及對世俗煩惱的坦然態度。僧人通過細膩的描寫,表現了自身專注的修行態度以及超越塵世的決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在寥寥數語之間,展示出了僧人的修行之道。第一句以“僧支頰撚眉毫”的動作描寫,抓住了僧人專注細致的修行態度。第二句以“起就夕陽磨剃刀”的景象,象征著僧人日復一日堅持不懈的修行堅持。第三句以“到此既知閑最樂”表達了僧人深刻領悟寧靜即是快樂的心境。最后一句“俗心何啻九牛毛”用九牛毛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僧人淡泊世俗煩惱的態度。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僧人的日常生活,傳遞出了追求寧靜、超脫塵世的修行之道。作者段成式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富有意境的描寫,表達了僧人對于內心寧靜與自在的向往,以及對世俗煩惱的超越。這首詩詞既真實地描繪了僧人的生活狀態,又以此來呼應了人們對于內心寧靜和追求解脫的共同向往。
“俗心何啻九牛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ēng bì yī běn yǒu hé wéi chán sān zì
題僧壁(一本有和韋蟾三字)
yǒu sēng zhī jiá niǎn méi háo, qǐ jiù xī yáng mó tì dāo.
有僧支頰撚眉毫,起就夕陽磨剃刀。
dào cǐ jì zhī xián zuì lè, sú xīn hé chì jiǔ niú máo.
到此既知閑最樂,俗心何啻九牛毛。
“俗心何啻九牛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