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怕阿戎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終怕阿戎欺”全詩
半年鄉信到,兩地赤心知。
坐久吟移調,更長硯結凘.文人才力薄,終怕阿戎欺。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酬故人陳乂都》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故人陳乂都
遠別那無夢,重游自有期。
半年鄉信到,兩地赤心知。
坐久吟移調,更長硯結凘。
文人才力薄,終怕阿戎欺。
譯文:
回應陳乂都
遠離那無夢幻,重游自有時機。
半年鄉信到,兩地紅心相知。
坐久吟詠調子,更長硯臺結霜。
文人才力薄,終怕強敵欺凌。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方干寫給故友陳乂都的回信。詩中表達了離別之后的思念和期待重逢的情感,也反映了文人對自身才能的不足和對強敵威脅的畏懼。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首句“遠離那無夢幻,重游自有時機。”將離別的痛苦與重逢的期盼相對比,傳達了作者對重逢的渴望和堅定的信念。
接下來的兩句“半年鄉信到,兩地紅心相知。”表達了作者收到故鄉的來信后的喜悅,也表明了兩地之間的情誼深厚。
接著的兩句“坐久吟詠調子,更長硯臺結霜。”描繪了作者長時間坐在案前吟詠調子,以及久坐導致的硯臺結霜的寒冷景象,這也暗示了文人才力薄弱的現狀。
最后一句“文人才力薄,終怕強敵欺凌。”表達了作者對自身才能的不足和對強敵威脅的憂慮,展現了一個文人對世俗的無奈與警惕。
總體而言,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珍視和對命運的無奈和畏懼,以簡練的語言傳遞出真摯的情感。
“終怕阿戎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gù rén chén yì dōu
酬故人陳乂都
yuǎn bié nà wú mèng, zhòng yóu zì yǒu qī.
遠別那無夢,重游自有期。
bàn nián xiāng xìn dào, liǎng dì chì xīn zhī.
半年鄉信到,兩地赤心知。
zuò jiǔ yín yí diào, gèng zhǎng yàn jié sī. wén rén cái lì báo, zhōng pà ā róng qī.
坐久吟移調,更長硯結凘.文人才力薄,終怕阿戎欺。
“終怕阿戎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