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身阿母無情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生身阿母無情甚”全詩
生身阿母無情甚,為向摩耶問夙緣。
分類:
作者簡介(蘇曼殊)

蘇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廣東香山(今廣東中山)人。原名戩,字子谷,學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經,法號曼殊,筆名印禪、蘇湜。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橫濱,父親是廣東茶商,母親是日本人。蘇曼殊一生能詩擅畫,通曉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種文字,可謂多才多藝,在詩歌、小說等多種領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將其著作編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為革新派的文學團體南社的重要成員,蘇曼殊曾在《民報》,《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詩風“清艷明秀”,別具一格,在當時影響甚大。
《本事詩》蘇曼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本事詩》是一首近代詩詞,作者蘇曼殊。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丈室番茶手自煎,
語深香冷涕潸然。
生身阿母無情甚,
為向摩耶問夙緣。
詩詞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生命的思考。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的開篇,描繪了一個丈夫自己為自己煮茶的情景。這種場景通常是女性負責的,但在這里,作者通過這個意象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和無奈。丈夫自己煮茶,凸顯了一種寂寞的狀態。
接著,詩中揭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語言深沉,香氣冷冽,流下了悲傷的淚水。這里的語言和香氣可以被理解為作者內心的思緒和情感。詩中的涕淚潸然,顯示了作者內心的傷痛和苦悶。
第三、四句中,詩人提到了自己的母親,稱其為"生身阿母"。這里的母親形象化地代表著生命的源頭和無情的現實。作者表達了對母親的無情態度感到痛苦和困惑,想向佛教傳說中的觀音菩薩的母親——摩耶(釋迦牟尼佛的親生母親)詢問自己前世的緣起。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丈夫煮茶、流淚,以及對母親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痛苦和對前世因果的追問。詩中的孤獨、無奈和困惑,展示了作者對現實的疑惑和對生命意義的思索。
這首詩詞的賞析主要在于其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生命意義的追問。通過對尋常場景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內心狀況和現實境遇相結合,反映了一個普通人在困惑和苦悶中對生命的思考。同時,通過提到母親和佛教傳說中的摩耶,詩詞具有一定的文學意象和宗教色彩,增加了詩詞的深度和內涵。
“生身阿母無情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ěn shì shī
本事詩
zhàng shì fān chá shǒu zì jiān, yǔ shēn xiāng lěng tì shān rán.
丈室番茶手自煎,語深香冷涕潸然。
shēng shēn ā mǔ wú qíng shén, wèi xiàng mó yé wèn sù yuán.
生身阿母無情甚,為向摩耶問夙緣。
“生身阿母無情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