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突龍騅潰虜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突龍騅潰虜營”全詩
重圍三日無炊黍,猶突龍騅潰虜營。
分類:
作者簡介(徐禎卿)

徐禎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國,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鎮,后遷居吳縣。明代文學家,被人稱為“吳中詩冠”,是吳中四才子(亦稱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之絕句而為人稱譽。
《從軍行》徐禎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從軍行》是明代徐禎卿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遠逐胡兵浹夜行,
平明深雪陷龍城。
重圍三日無炊黍,
猶突龍騅潰虜營。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作為一名軍人遠征邊疆的艱辛和堅韌。詩中的“遠逐胡兵浹夜行”表達了作者跟隨軍隊長時間地追擊匈奴敵人,日夜奔波的情景。而“平明深雪陷龍城”則形象地描繪了作者所面對的惡劣環境,他們頂著厚厚的積雪前進,艱難地攻打敵人的據點。
在這種困境下,作者表現出了堅韌的品質和不屈的精神。詩中的“重圍三日無炊黍”表明作者所處的困境,整整三天都沒有吃上一口炊煮的黍米。然而,盡管如此,他們仍然能夠堅持下去,最終“猶突龍騅潰虜營”,成功地突破敵人的營壘。
賞析:
《從軍行》通過描繪軍人遠征邊疆的艱苦情景,展現了作者對軍人堅韌品質的贊美。詩中所描述的追逐、戰斗和困境,都體現了軍人在極端環境下的頑強意志和不屈精神。作者通過用詩詞表達軍人的艱辛和堅韌,以及他們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奮斗不息的精神,展現了軍人的英勇形象。
詩詞中運用了富有形象的描寫,如“遠逐胡兵浹夜行”和“平明深雪陷龍城”,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所處的惡劣環境和極限挑戰。同時,通過對困境的描繪,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軍人堅韌不拔的敬佩和贊美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生動地展示了軍人的奮斗和頑強精神。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軍人在面對艱難困境時的堅毅和勇敢,同時也能夠體味到他們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榮耀而付出的努力和犧牲。
“猶突龍騅潰虜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óng jūn xíng
從軍行
yuǎn zhú hú bīng jiā yè xíng, píng míng shēn xuě xiàn lóng chéng.
遠逐胡兵浹夜行,平明深雪陷龍城。
chóng wéi sān rì wú chuī shǔ, yóu tū lóng zhuī kuì lǔ yíng.
重圍三日無炊黍,猶突龍騅潰虜營。
“猶突龍騅潰虜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