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儒猶罵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見儒猶罵嗔”全詩
漢興反秦暴,見儒猶罵嗔。
董子惟有志,耿耿誰與陳。
使時三策行,焉老諸侯賓。
分類:
《雜興》張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興》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镃。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圣道由書傳,
秉弼火于秦。
漢興反秦暴,
見儒猶罵嗔。
董子惟有志,
耿耿誰與陳。
使時三策行,
焉老諸侯賓。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當時政治狀況的思考,表達了對圣道的推崇和對儒學的批判。作者認為圣人的道德準則是通過書籍傳承下來的,而秦朝則以暴力統治為主,與圣道相悖。漢朝興起后,反對秦朝的暴政,但仍有人對儒學持有批評態度。只有像董子那樣有志向的人,才能保持堅定的信念。然而,這種志向常常難以得到他人的認同和支持。作者希望能夠在此時代實現自己的理想,并成為受到各諸侯國尊敬的人物。
賞析:
這首詩詞反映了宋代時期的一些社會和政治現象。作者對圣道的推崇與秦朝的暴政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對于儒家思想的堅持。詩中提到了董子,董仲舒是漢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主張儒家思想與法家思想的結合,對于當時的政治狀況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作者以董子為楷模,表達了自己對于真正有志向的人的贊美和欽佩之情。
整首詩詞用意簡潔,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對于儒學的關注和對當時政治現狀的擔憂。通過對過去和現在的對比,作者表達了自己的價值觀和理想。這首詩詞在形式上屬于雜興,采用了七言絕句的形式,字句工整,意境清晰。通過簡練的語言,作者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讓讀者對當時的社會狀況和人們的價值觀有所思考。
“見儒猶罵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xìng
雜興
shèng dào yóu shū chuán, bǐng bì huǒ yú qín.
圣道由書傳,秉畀火于秦。
hàn xìng fǎn qín bào, jiàn rú yóu mà chēn.
漢興反秦暴,見儒猶罵嗔。
dǒng zi wéi yǒu zhì, gěng gěng shuí yǔ chén.
董子惟有志,耿耿誰與陳。
shǐ shí sān cè xíng, yān lǎo zhū hóu bīn.
使時三策行,焉老諸侯賓。
“見儒猶罵嗔”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