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八絕》 蘇轍
暗添珠百倍,潛感兔多生。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中秋夜八絕》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秋夜八絕》是一首宋代蘇轍創作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秋夜八絕
誰遣常時月,偏從此夜明。
暗添珠百倍,潛感兔多生。
譯文:
誰讓平日的月亮,偏偏在這個夜晚更加明亮。
暗中增添了許多明亮的珠寶,似乎能感受到兔子繁衍的喜悅。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中秋夜的景象。蘇轍以月亮為主題,表達了中秋夜月色明亮、星光閃爍的美好景象。他將月亮比喻為珠寶,形容其在這個夜晚散發出百倍的光芒。同時,他通過提到兔子繁衍的喜悅,暗示了中秋節是家人團聚的時刻,也象征著家庭的和諧與幸福。
賞析:
蘇轍以簡潔的文字描繪了中秋夜的美景,通過對月亮的描繪,使讀者感受到了這個夜晚的特殊和神秘。他通過使用"珠寶"來形容月亮,增添了詩詞的華麗感。同時,他以兔子繁衍的喜悅來象征家庭團聚的快樂,使整首詩詞更具意境和情感。這首詩表達了對家庭和團圓的向往,以及對中秋節的美好祝福,給人一種寧靜、溫馨的感覺。
《中秋夜八絕》蘇轍 拼音讀音參考
zhōng qiū yè bā jué
中秋夜八絕
shuí qiǎn cháng shí yuè, piān cóng cǐ yè míng.
誰遣常時月,偏從此夜明。
àn tiān zhū bǎi bèi, qián gǎn tù duō shēng.
暗添珠百倍,潛感兔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