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怨(一作閨怨)》 孟郊
有筍未出土,中已含淚痕。
作者簡介(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閑怨(一作閨怨)》孟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閑怨(一作閨怨)》是唐代詩人孟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妾恨比斑竹,下盤煩冤根。
有筍未出土,中已含淚痕。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女子在家庭生活中的苦悶和不滿。她借用斑竹作為比喻,表達出自己的怨恨。斑竹的根部糾結復雜,象征著她心中的煩憂和冤屈。她說自己就像一棵還沒有長出竹筍的斑竹,根部已經沾滿了淚水的痕跡,暗示她內心的痛苦和無奈。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象的筆觸,傳達了女子在古代封建家庭中所遭受的痛苦和壓抑。斑竹作為比喻,形象地描繪了女子內心糾結的痛苦情感,同時也暗示了她對于婚姻和家庭的不滿。詩中的"下盤煩冤根"一句,表達了她內心的紛亂和焦慮,將自己比喻為這樣的斑竹,強調了她的苦悶和困境。
詩詞的意境營造得相當凄涼,通過"有筍未出土,中已含淚痕"的描寫,表達了女子內心的傷痛和無奈。詩人孟郊通過這首詩詞,揭示了婦女在封建社會中所遭受的束縛和壓抑,以及她們內心的無奈和苦悶。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于女性處境的關注和思考,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閑怨(一作閨怨)》孟郊 拼音讀音參考
xián yuàn yī zuò guī yuàn
閑怨(一作閨怨)
qiè hèn bǐ bān zhú, xià pán fán yuān gēn.
妾恨比斑竹,下盤煩冤根。
yǒu sǔn wèi chū tǔ, zhōng yǐ hán lèi hén.
有筍未出土,中已含淚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