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 孟郊
行人悠悠朝與暮,千年萬年色如故。
作者簡介(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望夫石》孟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望夫石》
夫不來兮江水碧,
行人悠悠朝與暮。
千年萬年色如故,
此情常在心底。
中文譯文:
望夫石,夫人未歸,江水如碧。
行人往來無休無止,無論朝或暮。
千年萬年,景色依舊不變,
這份思念永遠存在于內心深處。
詩意:
《望夫石》是一首表達思念之情的詩歌。詩人孟郊以望夫石為背景,描述了一個婦人望夫不歸的情景。夫人未歸,江水依舊青碧,而行人來去不斷,時間流轉,風景卻恒久如初。無論是千年還是萬年,這份思念之情都不會改變。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望夫石的景象,展現了婦人的孤獨和思念之情。詩中的夫人未歸,象征著詩人孟郊自己的家庭不幸,表達了他內心深處的悲傷和孤獨。江水如碧,行人往來,象征著時間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然而,無論經過了多少年,這份思念依然如故,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少。詩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深沉的情感,給人一種靜謐而深沉的感覺,讓人不由自主地為詩中的主人公感到惋惜和同情。整首詩雖然短小精悍,但卻能喚起讀者對于愛與思念的共鳴,表達了人們對于失去的愿望恢復的渴望和對于永恒愛情的追求。
《望夫石》孟郊 拼音讀音參考
wàng fū shí
望夫石
wàng fū shí, fū bù lái xī jiāng shuǐ bì.
望夫石,夫不來兮江水碧。
xíng rén yōu yōu cháo yǔ mù, qiān nián wàn nián sè rú gù.
行人悠悠朝與暮,千年萬年色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