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海北長相憶,淺水深山獨掩扉。重見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歸。
緣情生眾累,晚悟依道流。諸境一已寂,了將身世浮。閑居澹無味,忽復四時周。靡靡芳草積,稍稍新篁抽。即此抱馀素,塊然誠寡儔。自適一忻意,愧蒙君子憂。
問訊花庵主。這一宗、拍板門槌,是誰親付。逢翰墨場聊作戲,那個是真實語。算惟有、青山堪住。
早歲虛仁鑿,頻年闊素書。斯文誰后死,甲子正安居。公館初陽動,江沙海氣淤。近傳肝液少,歲晚更何如。
故老凄其甚,嗟余尚庶幾。動庸遲琬琰,顧盼有晶威。伯氏供為子,諸生記攝衣。凄涼葑菲恨,圖得誨言歸。
蓬萊云氣濕袈裟,奏對天門日未斜。膳部別分香積飯,龍團親賜上方茶。謾論魔佛生同劫,最喜華夷共一家。山野自慚無補報,散花琪樹讀《楞伽》。
十日佳期約,山園半畝宮。雨收殘暑盡,月出大江空。背屋一亭竹,當門幾樹桐。我來憐病病,數問主人翁。
病得那人妝晃了,巴巴,系上裙兒穩也哪。別淚沒些些,海誓山盟總是賒。今日新歡須記取,孩兒,更過十年也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