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且罷唱,紅袂亦停舞。趙叟抱五弦,宛轉當胸撫。大聲粗若散,颯颯風和雨。小聲細欲絕,切切鬼神語。
月作金徽風作弦,清音不在指端傳。有時彈罷無生曲,露滴松梢鶴未眠。
月作金微風作弦,清音不在指端傳。有時彈罷無生曲,露滴松梢鶴未眠。
三尺孤桐古,其中趣最優。只須從意會,不必以聲求。袖手時橫膝,忘言自點頭。孫登猶未悟,多卻一絲留。
應從玉指到金徽,萬態千情料可知。今夜燈前湘水怨,殷勤封在七條絲。
魂歸寥廓魄歸煙,只住人間十八年。昨日施僧裙帶上,斷腸猶系琵琶弦。
魂歸寥廓魄歸泉,只住人間十五年。昨日施僧裙帶上,斷腸猶系琵琶弦。
我尋屏跡到猿啼,云滿山前花滿溪。高峰壁立七十二,風生兩腋天可梯。煉師兩鬢東風黑,紺天不流月光白。檐牙咬雨昨已晴,松幄張空夜瑟瑟。
嗣宗看月夜。中散對行云。一弦雖獨韻。猶足動文君。
先生三尺琴,斷絕弦上音。欲求鳳喙膠,弱水毛猶沉。
錦瑟思華年。底用嘈嘈五十弦。兩線清冰千萬調,能傳。句句分明字字圓。高藝擅華筵。多少新聲出自然。更著趙娘歌宛轉,相聯。消得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