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桃豌豆喜嘗新,罌粟花邊已送春。豈謂單衣揮扇手,仍為敗絮擁爐身。唾壺甫換痰仍滿,藥貼多夸料不真。火熱冰寒但絕欲,世間疫癘本無神。
倚石攀蘿歇病身,青筇竹杖白紗巾。他時畫出廬山障,便是香爐峰上人。
樂府懷古組詩
憶昨臘月天,北風三尺雪。年老不禁寒,夜長安可徹。賴有青氈帳,風前自張設。復此紅火爐,雪中相暖熱。
壽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夫妻偕老日,甥侄聚居年。粥美嘗新米,袍溫換故綿。家居雖濩落,眷屬幸團圓。
爇[1]熏爐,能將孤悶蘇。若道妾身多穢賤,自沾御香香徹膚。爇熏爐,待君娛。
田舍爐頭語。便如何學得,三變美成家數。村酒三杯狂興發,拔劍偶然起舞。只麼也、迎寒送暑。
**爐寒,梅花帳矮,篝鐙愁坐更殘。欲眠還起,身已怯吳蠶。夜靜珊珊入竹,依稀聽、石上清*。遙知道,東皇賦瑞,和氣滿長安。
身世飄然似斷云,時人誤許與斯文。旋償碑債動千里,強理詩情無一分。子美舊悲殘酒炙,幼安今老白襦裙。余生自喜渾無事,清夜銅爐炷寶熏。
一身百病老難支,病減身輕偶此時。窗暖不妨聊假寐,囊空久已罷招醫。山爐巉絕香生岫,鏊研坡陀墨滿池。個里生涯君莫厭,癡人至死不曾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