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識荊的詩詞(323首)
1
《贈韓翃》 唐·牟融
京國久知名,江河近識荊。
不辭今日醉,便有故人情。
細雨孤鴻遠,西風一棹輕。
暫時分手去,應不負詩盟。
3
《王中甫哀辭》 宋·蘇軾
生芻不獨比前人,束槁端以廢謝鯤。
子達想無身後念,吾衰不復夢中論。
已知毅豹為均死,未識荊凡定孰存?
堪笑東坡癡鈍老,區區猶記刻舟痕。
4
《王中父哀詞(并敘)》 宋·蘇軾
仁宗朝以制策登科者十五人,軾忝冒時,尚有富彥國、張安道、錢子飛、吳長文、夏公酉、陳令舉、錢醇老、王中父并軾與家弟轍,九人存焉。
其后十有五年,哭中父于密州,作詩吊之,則子飛、長文、令舉歿矣。
又八年,軾自黃州量移汝海,與中父之子沇之相遇于京口,相持而泣,則十五人者獨三人存耳,蓋安道及軾與家弟而已,嗚呼悲夫。
乃復次前韻,以遺沇之,時沇之亦以罪謫,家于錢塘云。
5
《送章宏》 宋·王安石
道合由來不易謀,豈無和氏識荊璆。
一川濁水浮文鷁,千里輕帆落武丘。
身退豈嫌吾道進,學成方悟眾人求。
西風乞得東南守,杖策還能訪我不。
6
《縱筆二首》 宋·劉克莊
發似秋霜身槁枝,相逢驚怪此翁誰。
能啖范丈齏鹽日,曾識荊公疥癬時。
不待姓名尊德齒,要知戒臘□須眉。
融修漢士中翹楚,商略總堪大小兒。
7
《自昔》 宋·劉克莊
自昔英豪忌茍同,此身易盡學難窮。
習為聯絕真唐體,講到玄虛有晉風。
蟻子盡云參妙喜,乞兒自許識荊公。
安知斯世無顏閩,到死浮沉里巷中。
8
《撫州呈韓子蒼待制》 宋·曾幾
一時翰墨頗橫流,誰以斯文坐鎮浮。
后學不虛稱吏部,此生曾是識荊州。
相逢未改舊青眼,自笑無成今白頭。
聞道少林新得髓,離言語次許參不。
9
《贈毛生》 明·楊基
丈夫遇知己,勝如得美官。
棲棲無聊中,握手意便歡。
古來豪杰人,所就非一端。
狂言與危行,初若不可干。
從容兩陣間,一語九廟安。
狐貉不外飾,而足御大寒。
嗟嗟隴西李,愿識荊州韓。
11
《題絕勝亭》 宋·李新
孤鴻落照下滄洲,人在云間選勝幽。
好夢知君依魏闕,此生惟我識荊州。
卜居支遁應同志,載酒山公已絕憂。
他日澄江凈如練,主人端在塞垣秋。
12
《上費邛州》 宋·李流謙
疏茅裂萬戶,百戰未易得。
一識荊州面,不作半錢直。
朝曦明生東,夜斗光炯北。
皎皎群目用,余影到盆隙。
14
《送朱宰》 宋·虞儔
一識荊州已是榮,二年尤足慰平生。
從來東粵輕公子,只有臨邛貴長卿。
慘別翻令詩句鈍,臨行重把酒壼傾。
故人聞道開東閣,拭目云霄九萬程。
18
《又和鄭府判侯字韻》 宋·杜范
野人漫學事王侯,宦牒相從得俊游。
著眼丹鉛常午夜,轉頭萸菊已深秋。
幾多陳跡成今古,莫對清尊話去留。
自幸趨隅陪玉塵,如今何止識荊州。
19
《送柴廷玉靜得》 宋·方回
爛柯峰下碧溪云,元自龜山一派分。
羅仲素初同此脈,朱元晦始張吾軍。
儻知柴氏潛心學,未數徐魁徑畈文。
近喜識荊靜得老,名家知道更多聞。
* 關于識荊的詩詞 描寫識荊的詩詞 帶有識荊的詩詞 包含識荊的古詩詞(32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