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嬉游伴,多陪歡宴場。寓居同永樂,幽會共平康。師子尋前曲,聲兒出內坊。花深態奴宅,竹錯得憐堂。
宅邊秋水浸苔磯,日日持竿去不歸。楊柳風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飛。重嘶匹馬吟紅葉,卻聽疏鐘憶翠微。今夜秦城滿樓月,故人相見一沾衣。
遠跡都如雁,南行又北回。老僧猶記得,往歲已曾來。話遍名山境,燒殘黑櫟灰。無因伴師往,歸思在天臺。
何年錫杖斫清甘,天遣深源壽此庵。金魘萬枝浮倒影,為君題作菊花潭。
麥黃秧碧百家衣,已熱猶寒四月時。雨復覓春無一寸,野薔薇發釅燕臘。
手種瑯玕劣十年,今年新筍不勝繁。不知明早添多少,日暮閑來數一番。
竹間露重午方乾,松里云深復亦寒。只道一溪無十里,為誰百屈更千盤。
久陰忽晴已可賞,況復夜氣驅蚊藏。清風逆回六月熱,急雨借得三秋涼。非惟歸云人目快,更有白月天心當。從來萬古有未盡,待子一夕心胸張。
未有還家策,故鄉吾太和。龍洲沙石健,快閣水云多。場屋科名累,江湖歲月磨。茅柴一杯酒,相對奈愁何。
三十年馀病作魔,相思長恨隔關河。僧窗開讀君書至,丈室分龕我暫過。憶爾音容如會合,感與蹤跡念蹉跎。兩篇價有千金重,若比千金更不磨。
法海空門老伏波,婺源槐市病維摩。道無同異要當爾,命有窮通可奈何。兩目再清張籍在,一經傳子鳳毛多。飽聞行業書鄉社,得失功名付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