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造句
“何以”的解釋
1、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2、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
3、不平胸何以平天下,不貧窮怎么當網紅!papi醬
4、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亂?失民心而已。王韜
5、不習慣與人保持頻繁親密的來往。不喜混跡于任何以應酬和功利為目的的社交圈子,不善鉆營及拉攏關系。因為性子直接,亦不在意何時會得罪哪些人。
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
7、在月亮的這頭孤人站立找不到一個傾訴的伙伴,讓我情何以堪呀!多情卻被無情惱。明知近在咫尺卻遠隔千里,幾渡翻山越嶺,踏盡萬水千山也不一定能看到希望。
8、操存要有真宰,無真宰則遇事便倒,何以植頂天立地之砥柱!
9、那么,這寶貴的青春時光,我們何以度過?答案是:讓青春與責任為伴,讓理想帶我們騰飛。
10、幾何以直線為最近,修身以正直為最好。
11、大丈夫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12、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13、讀書豈免死,讀書豈免貧。何以好識字,識字勝他人。
14、孔子曰:“弗學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15、這就是何以疾病會進入我們這個系統。
16、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荀子
17、我獨不解中國人何以于舊狀況那么心平氣和,于較新的機運就這么疾首蹙額;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興之事就這么求全責備?
18、人死了之后何以要哭呢?其實應該為他在生時的生活方式哭泣才對。以死的模樣活著,還不如死的好。
19、孝為百行首,詩書不勝錄。富貴與貧賤,俱可追芳躅。若不盡孝道,何以分人畜?
20、不應當急于求成,應當去熟悉自己的研究對象,鍥而不舍,時間會成全一切。凡事開始最難,然而更難的是何以善終。莎士比亞
21、側頭仰望圓圓的月亮,高高懸掛于深邃的蒼穹。有凝重的云塊,漂浮在周圍,猶如遠方在游子,寫滿相思的淚滴。那泯滅不了思念的素光,何以寄托心中那沾濕的云彩。
22、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23、戰爭中實施巧妙機動的最重要條件之一,無疑是在下達命令之前,必須掌握敵人行動的情報。事實上,如果不了解敵人在干什么,又何以確定自己應該干什么呢?
24、我體魄健壯,出手不凡,面對小混混的挑釁,我何以畏懼?
25、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26、孔子曰:“弗學何以行?弗思何以得?”鞭撲之子,不從父之教。
27、孝順:不敬何以別乎,主要是態度上,小孝可以治家,中孝可以治企,大孝可以治國。
2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29、讀不如行,使廢讀,將何以行;蹶方長知,然屢蹶,詎云能知。
30、臣聞之,為地戰者,不能成其王;為祿仕者,不能正其君。高糾與嬰兄弟久矣,未嘗干嬰之行,特祿之臣也,何以補君乎!
31、振興教育,必先廣儲師范,師資不敷,學校何以興盛。張之洞
32、為君之道,何以為明?功不濫賞,罪不濫刑;讜言則聽,諂言不聽;王至是然,可為明焉。
33、誘道爭遠,非先則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調于馬。
34、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樟?
35、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月明星稀,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在高,海不厭深。
36、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
37、誠,乃信之本;無誠,何以言信?誠而有信,方為人生。
38、圣人何以不可欺?曰:圣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類度類,以說度功,以道觀盡,古今一也。類不悖,雖文同理,故鄉乎邪曲而不迷,觀乎雜物而不惑,以此度之。
39、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40、如果練瑜珈有年齡限制,那我好幾年以前就該停止做瑜珈了,我何以仍這么練習著?
41、昔日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拚今生、對花對酒,為伊落淚。
42、應用要有圓機,無圓機則觸物有礙,何以成旋乾轉坤之經綸!
43、若與高麗抗禮,則四夷何以瞻仰?
44、白蝴蝶在幽暗的杉樹間忽上忽下地飛著。飛過因點滴瀉下的陽光而閃爍其輝的鳳尾草,朝深處黑門那邊低回飛去……不知蝴蝶何以飛得如此之低。三島由紀夫
45、古之避色,孔墨之徒,聞齊饋女而遐逝,望朝歌而回車。譬于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見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乎?
46、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47、何以稱英雄?識以領其先。袁枚
48、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孔子
49、弗學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50、食而不知其旨,耕而不知其耨,將何以因於義,求於善,補朕之闕,誨人罔倦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