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面向的讀音 三個面向的意思
- 三
- 個
- 面
- 向
“三個面向”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ān gè miàn xiàng]
- 漢字注音:
- ㄙㄢ ㄍㄜˋ ㄇㄧㄢˋ ㄒㄧㄤˋ
- 簡繁字形:
- 三個面向
- 是否常用:
- 否
“三個面向”的意思
基本解釋
網絡解釋
“三個面向”的單字解釋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個】:[gè]1.量詞。用于沒有專用量詞的名詞(有些名詞除有專用量詞外也能用“個”):一個人。兩個單位。2.單獨的:個體。個人。3.人或物的體積:大個子。這瓜個兒不小。[gě]見〔自個兒〕
【面】:1.頭的前部;臉:面孔。面帶微笑。2.向著;朝著:背山面水。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體的表面,有時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水面。地面。路面。圓桌面兒。面兒磨得很光。4.當面:面談。面洽。面交。5.東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層或紡織品的正面:鞋面兒。這塊布做里兒,那塊布做面兒。6.幾何學上指一條線移動所構成的圖形,有長有寬,沒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詞后綴: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鏡子。兩面旗子。b)用于會見的次數:見過一面。10.姓。11.糧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麥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藥面兒。胡椒面兒。13.面條:掛面。切面。湯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纖維少而柔軟:面倭瓜。煮的紅薯很面。這個瓜是脆的,那個瓜是面的。
【向】:1.方向:志向。風向。2.對著,特指臉或正面對著(跟“背”相對):向陽。面向講臺。兩人相向而行。3.將近;接近:向曉。向晚。4.偏袒:老鄉向老鄉。5.表示動作的方向:向東走。向先進工作者學習。從勝利走向勝利。6.姓。7.向來:向有研究。向無此例。
“三個面向”的相關詞語
“三個面向”造句
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三個面向”,發揚科學精神,實現傳統文化現代化和外來文化民族化。
而即使把三個面向的變項共同建構一個模型,其區辨能力也并不令人滿意。
“三個面向”是一個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
“三個面向”組含著中國發展的總體思路。
“三個面向”是鄧*平教育思想的精華,其核心是“教育要面向現代化”。
“三個面向”是教育優先發展的指導方針,培養“四有”新人是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目標。
要充分發揮德育的文化功能,優化育人環境,把堅持“三個面向”、培育“四有”新人作為高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和目標。
鄧*平同志提出的“三個面向”是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指導方針。
在鄧*平發展觀中,“模式’、“特色”、“三個面向”是三個極富意義的詞。
構建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是目前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也是高等教育實現“三個面向”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 三個面向的讀音是:sān gè miàn xiàng,三個面向的意思: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個】:[gè]1.量詞。用于沒有專用量詞的名詞(有些名詞除有專用量詞外也能用“個”):一個人。兩個單位。2.單獨的:個體。個人。3.人或物的體積:大個子。這瓜個兒不小。[gě]見〔自個兒〕
【面】:1.頭的前部;臉:面孔。面帶微笑。2.向著;朝著:背山面水。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體的表面,有時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水面。地面。路面。圓桌面兒。面兒磨得很光。4.當面:面談。面洽。面交。5.東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層或紡織品的正面:鞋面兒。這塊布做里兒,那塊布做面兒。6.幾何學上指一條線移動所構成的圖形,有長有寬,沒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詞后綴: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鏡子。兩面旗子。b)用于會見的次數:見過一面。10.姓。11.糧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麥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藥面兒。胡椒面兒。13.面條:掛面。切面。湯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纖維少而柔軟:面倭瓜。煮的紅薯很面。這個瓜是脆的,那個瓜是面的。
【向】:1.方向:志向。風向。2.對著,特指臉或正面對著(跟“背”相對):向陽。面向講臺。兩人相向而行。3.將近;接近:向曉。向晚。4.偏袒:老鄉向老鄉。5.表示動作的方向:向東走。向先進工作者學習。從勝利走向勝利。6.姓。7.向來:向有研究。向無此例。
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三個面向”,發揚科學精神,實現傳統文化現代化和外來文化民族化。
而即使把三個面向的變項共同建構一個模型,其區辨能力也并不令人滿意。
“三個面向”是一個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
“三個面向”組含著中國發展的總體思路。
“三個面向”是鄧*平教育思想的精華,其核心是“教育要面向現代化”。
“三個面向”是教育優先發展的指導方針,培養“四有”新人是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目標。
要充分發揮德育的文化功能,優化育人環境,把堅持“三個面向”、培育“四有”新人作為高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和目標。
鄧*平同志提出的“三個面向”是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指導方針。
在鄧*平發展觀中,“模式’、“特色”、“三個面向”是三個極富意義的詞。
構建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是目前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也是高等教育實現“三個面向”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