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吳的讀音 三吳的意思
三吳 (地域名合稱)三吳,是指代長江下游江南的一個地域名稱。一般意義上的三吳是指吳郡、吳興郡和會稽郡。廣義是指除吳、吳興、會稽三郡外,還包括了其他一些郡。
- 三
- 吳
“三吳”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ān wú]
- 漢字注音:
- ㄙㄢ ㄨˊ
- 簡繁字形:
- 三吳
- 是否常用:
- 否
“三吳”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地名。晉指吳興﹑吳郡﹑會稽。 2.地名。唐指吳興﹑吳郡﹑丹陽。 3.地名。宋指蘇州﹑常州﹑湖州。 4.泛指長江下游一帶。
網絡解釋
三吳 (地域名合稱)
三吳,是指代長江下游江南的一個地域名稱。一般意義上的三吳是指吳郡、吳興郡和會稽郡。廣義是指除吳、吳興、會稽三郡外,還包括了其他一些郡。
“三吳”的單字解釋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吳】:1.周朝國名(?—前473)。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建都于吳(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為越所滅。2.朝代名。1.三國之一(222—280)。孫權建立。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建都建業(今南京),國號吳,也稱孫吳或東吳。為晉所滅。2.十國之一(902—937)。楊行密建立。建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為南唐所滅。
“三吳”的相關詞語
“三吳”造句
而三吳一帶,婦孺所唱之歌,半為兒女情事,此與民氣相關,豈惟淺鮮,不特我國為然也。
三吳賦稅之重,甲于天下,一縣可敵江北一大郡,可知也已!
又見證過多少三吳都會的繁華?早已淹沒不聞,隱而不彰。
崇明諸沙者,三吳之屏翰也。
常州,倩三吳之重邑,鑲八邑之名都。
換言之,明代文氏家族初期的文采風流以及三吳地區之人脈,蓋皆出于斯。
若就畫藝而言,“三吳一馮”都以山水造詣最高,吳湖帆、馮超然尤是個中翹楚。
但是他畢竟是詩人***,云橫九派的不斷紛爭和浪下三吳的無限江山不斷讓他有乘黃鶴而去、羽化登仙的遐想。
聞鵝聲,如在白門;聞櫓聲,如在三吳;聞灘聲,如在浙江;聞羸馬項下鈴鐸聲,如在長安道上。
乃使三吳,訪書畫奇巧,留杭累月,京與之游,不舍晝夜,凡所畫屏障扇帶之屬,貫日以達禁中,且附言語論奏于帝所,由是屬意用京。
* 三吳的讀音是:sān wú,三吳的意思:三吳 (地域名合稱)三吳,是指代長江下游江南的一個地域名稱。一般意義上的三吳是指吳郡、吳興郡和會稽郡。廣義是指除吳、吳興、會稽三郡外,還包括了其他一些郡。
基本解釋
1.地名。晉指吳興﹑吳郡﹑會稽。 2.地名。唐指吳興﹑吳郡﹑丹陽。 3.地名。宋指蘇州﹑常州﹑湖州。 4.泛指長江下游一帶。三吳 (地域名合稱)
三吳,是指代長江下游江南的一個地域名稱。一般意義上的三吳是指吳郡、吳興郡和會稽郡。廣義是指除吳、吳興、會稽三郡外,還包括了其他一些郡。【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吳】:1.周朝國名(?—前473)。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建都于吳(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為越所滅。2.朝代名。1.三國之一(222—280)。孫權建立。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建都建業(今南京),國號吳,也稱孫吳或東吳。為晉所滅。2.十國之一(902—937)。楊行密建立。建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為南唐所滅。
而三吳一帶,婦孺所唱之歌,半為兒女情事,此與民氣相關,豈惟淺鮮,不特我國為然也。
三吳賦稅之重,甲于天下,一縣可敵江北一大郡,可知也已!
又見證過多少三吳都會的繁華?早已淹沒不聞,隱而不彰。
崇明諸沙者,三吳之屏翰也。
常州,倩三吳之重邑,鑲八邑之名都。
換言之,明代文氏家族初期的文采風流以及三吳地區之人脈,蓋皆出于斯。
若就畫藝而言,“三吳一馮”都以山水造詣最高,吳湖帆、馮超然尤是個中翹楚。
但是他畢竟是詩人***,云橫九派的不斷紛爭和浪下三吳的無限江山不斷讓他有乘黃鶴而去、羽化登仙的遐想。
聞鵝聲,如在白門;聞櫓聲,如在三吳;聞灘聲,如在浙江;聞羸馬項下鈴鐸聲,如在長安道上。
乃使三吳,訪書畫奇巧,留杭累月,京與之游,不舍晝夜,凡所畫屏障扇帶之屬,貫日以達禁中,且附言語論奏于帝所,由是屬意用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