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的讀音 三清的意思
三清 三清,道教的三位至高神。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勝境,也指居于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即: 玉清圣境無上開化首登盤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玉晨道君靈寶天尊、萬教混元教主玄元皇帝太上老君。 《崆峒問答》曰“玉清、上清、太清。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義,三清代表大道生成規律。一氣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分三,本則常一。道化為三清,三清合體為道。 1、大道為造化之根。無極大道化生太極陰陽五行之炁,大道一生二生三化生萬物,故尊稱大道為:三清道祖。大道為萬物之祖宗。 2、大道為教化之本。萬物化生之后沉淪起伏,三清道祖立三洞經教予以教化救渡,故尊稱大道為:三清三寶天尊。大道為萬物之教主。 3、大道為萬物之主。萬物化生之后,大道化為三界十方萬物之真宰,維持時空秩序和乾坤綱紀,故尊稱大道為:上帝。大道為萬物之主宰。 三清道祖(創世)、三清教主(教化)、玉皇上帝(統管),神權、教權分離,妙一統元。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 三
- 清
“三清”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ān qīng]
- 漢字注音:
- ㄙㄢ ㄑㄧㄥ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三清”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道教所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道教對玉清境洞真教主元始天尊,上清境洞玄教主靈寶天尊,太清境洞神教主道德天尊的合稱。酒名。即清酒。唐殿名,在長安·大明宮內。一種以松實、梅花、佛手和雪水烹沏之茶。三位清廉的人。辭典解釋
三清 sān qīng ㄙㄢ ㄑㄧㄥ 道教指仙人所居的玉清、太清、上清三清仙境。后因稱道教宮觀為三清。
唐.劉禹錫〈游桃源一百韻〉:「如嚴三清居,不使恣搜索。」
也稱為「三天」。
道教的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三神。
《紅樓夢.第一四回》:「那道士們正伏章 申表,朝三清,叩玉帝。」
法語 Trois Purs
網絡解釋
三清
三清,道教的三位至高神。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勝境,也指居于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即:
玉清圣境無上開化首登盤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玉晨道君靈寶天尊、萬教混元教主玄元皇帝太上老君。
《崆峒問答》曰“玉清、上清、太清。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義,三清代表大道生成規律。一氣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分三,本則常一。道化為三清,三清合體為道。
1、大道為造化之根。無極大道化生太極陰陽五行之炁,大道一生二生三化生萬物,故尊稱大道為:三清道祖。大道為萬物之祖宗。
2、大道為教化之本。萬物化生之后沉淪起伏,三清道祖立三洞經教予以教化救渡,故尊稱大道為:三清三寶天尊。大道為萬物之教主。
3、大道為萬物之主。萬物化生之后,大道化為三界十方萬物之真宰,維持時空秩序和乾坤綱紀,故尊稱大道為:上帝。大道為萬物之主宰。
三清道祖(創世)、三清教主(教化)、玉皇上帝(統管),神權、教權分離,妙一統元。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三清”的單字解釋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三清”的相關成語
“三清”的相關詞語
* 三清的讀音是:sān qīng,三清的意思:三清 三清,道教的三位至高神。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勝境,也指居于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即: 玉清圣境無上開化首登盤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玉晨道君靈寶天尊、萬教混元教主玄元皇帝太上老君。 《崆峒問答》曰“玉清、上清、太清。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義,三清代表大道生成規律。一氣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分三,本則常一。道化為三清,三清合體為道。 1、大道為造化之根。無極大道化生太極陰陽五行之炁,大道一生二生三化生萬物,故尊稱大道為:三清道祖。大道為萬物之祖宗。 2、大道為教化之本。萬物化生之后沉淪起伏,三清道祖立三洞經教予以教化救渡,故尊稱大道為:三清三寶天尊。大道為萬物之教主。 3、大道為萬物之主。萬物化生之后,大道化為三界十方萬物之真宰,維持時空秩序和乾坤綱紀,故尊稱大道為:上帝。大道為萬物之主宰。 三清道祖(創世)、三清教主(教化)、玉皇上帝(統管),神權、教權分離,妙一統元。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基本解釋
道教所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道教對玉清境洞真教主元始天尊,上清境洞玄教主靈寶天尊,太清境洞神教主道德天尊的合稱。酒名。即清酒。唐殿名,在長安·大明宮內。一種以松實、梅花、佛手和雪水烹沏之茶。三位清廉的人。辭典解釋
三清 sān qīng ㄙㄢ ㄑㄧㄥ道教指仙人所居的玉清、太清、上清三清仙境。后因稱道教宮觀為三清。
唐.劉禹錫〈游桃源一百韻〉:「如嚴三清居,不使恣搜索。」
也稱為「三天」。
道教的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三神。
《紅樓夢.第一四回》:「那道士們正伏章 申表,朝三清,叩玉帝。」
法語 Trois Purs
三清
三清,道教的三位至高神。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勝境,也指居于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圣境無上開化首登盤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玉晨道君靈寶天尊、萬教混元教主玄元皇帝太上老君。
《崆峒問答》曰“玉清、上清、太清。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義,三清代表大道生成規律。一氣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分三,本則常一。道化為三清,三清合體為道。
1、大道為造化之根。無極大道化生太極陰陽五行之炁,大道一生二生三化生萬物,故尊稱大道為:三清道祖。大道為萬物之祖宗。
2、大道為教化之本。萬物化生之后沉淪起伏,三清道祖立三洞經教予以教化救渡,故尊稱大道為:三清三寶天尊。大道為萬物之教主。
3、大道為萬物之主。萬物化生之后,大道化為三界十方萬物之真宰,維持時空秩序和乾坤綱紀,故尊稱大道為:上帝。大道為萬物之主宰。
三清道祖(創世)、三清教主(教化)、玉皇上帝(統管),神權、教權分離,妙一統元。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