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的讀音 信義的意思
信義 《信義》由金鐘學執導,宋志娜編劇,李敏鎬、金喜善、劉五性、李必立等人出演的古裝穿越劇。 該劇主要講述了高麗時代的武士崔瑩和現代女醫生恩秀,穿梭時空邂逅,造就治理全天下的賢明君王的故事。該劇于2012年8月13日在韓國SBS電視臺首播。 信義 (漢語詞匯)信義,漢語詞匯。 拼音: xìn yì 釋義:信用和道義。 既已信奉,義無反顧。 意指:能夠遵守互相之間或集體之間的約定、協議及諾言,誠實無欺,堅持到底,不輕易背叛、出賣、潛逃,有秩序有規范有禮儀,知廉恥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
- 信
- 義
“信義”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ìn yì]
- 漢字注音:
- ㄒㄧㄣˋ ㄧˋ
- 簡繁字形:
- 信義
- 是否常用:
- 否
“信義”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信義 xìnyì
[good faith] 信用和道義
辭典解釋
信義 xìn yì ㄒㄧㄣˋ ㄧˋ 信用和道義。
《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曾記得父親在日,常說有個舊仆金榮,乃是信義的人。」
英語 Xinyi or Hsinyi district of Taipei City 臺北市|臺北市[Tai2 bei3 shi4], Taiwan, Xinyi or Hsini district of Keelung City 基隆市[Ji1 long2 shi4], Taiwan, Xinyi or Hsini township in Nantou county 南投縣|南投縣[Nan2 tou2 xian4], central Taiwan, good faith, honor, trust and justice
法語 bonne foi, honneur, la confiance et la justice
網絡解釋
信義
《信義》由金鐘學執導,宋志娜編劇,李敏鎬、金喜善、劉五性、李必立等人出演的古裝穿越劇。
該劇主要講述了高麗時代的武士崔瑩和現代女醫生恩秀,穿梭時空邂逅,造就治理全天下的賢明君王的故事。該劇于2012年8月13日在韓國SBS電視臺首播。
信義 (漢語詞匯)
信義,漢語詞匯。
拼音: xìn yì
釋義:信用和道義。
既已信奉,義無反顧。
意指:能夠遵守互相之間或集體之間的約定、協議及諾言,誠實無欺,堅持到底,不輕易背叛、出賣、潛逃,有秩序有規范有禮儀,知廉恥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
“信義”的單字解釋
【信】:[xìn]1.誠實,不欺騙:信用。信守。信物。信貨。信誓旦旦。2.不懷疑,認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崇奉:信仰。信徒。4.消息:信息。杳無音信。5.函件:信件。信箋。信鴿。信訪。6.隨便,放任:信手(隨手)。信步(隨意走動,散步)。信筆。信意。7.同“芯2”。8.姓。 。[shēn]1.古同“伸”,舒展開。2.古同“伸”,表白。
【義】:1.合宜的事情。《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淮南子?齊俗》:“為義者,布施而德。”2.正道、正理。《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3.死節、殉難。《禮記?禮運》:“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宋史?卷四五○?忠義傳五?尹穀傳》:“尹務實,男子也,先我就義矣。”4.法則。《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無偏無頗,遵王之義。”5.意思:“意義”、“字義”。漢?孔安國《尚書序》:“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6.功用。《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7.姓。如漢代有義縱。8.合於正義的:“義民”、“義婦”、“義舉”。《書經?康誥》:“汝陳時臬事,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9.用來周濟公眾的:“義莊”、“義塾”、“義舍”。《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10.假的,有其名而非真﹑非親的:“義父”﹑“義子”﹑“義肢”﹑“義齒”。
“信義”的相關詞語
* 信義的讀音是:xìn yì,信義的意思:信義 《信義》由金鐘學執導,宋志娜編劇,李敏鎬、金喜善、劉五性、李必立等人出演的古裝穿越劇。 該劇主要講述了高麗時代的武士崔瑩和現代女醫生恩秀,穿梭時空邂逅,造就治理全天下的賢明君王的故事。該劇于2012年8月13日在韓國SBS電視臺首播。 信義 (漢語詞匯)信義,漢語詞匯。 拼音: xìn yì 釋義:信用和道義。 既已信奉,義無反顧。 意指:能夠遵守互相之間或集體之間的約定、協議及諾言,誠實無欺,堅持到底,不輕易背叛、出賣、潛逃,有秩序有規范有禮儀,知廉恥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
基本解釋
信義 xìnyì
[good faith] 信用和道義
辭典解釋
信義 xìn yì ㄒㄧㄣˋ ㄧˋ信用和道義。
《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曾記得父親在日,常說有個舊仆金榮,乃是信義的人。」
英語 Xinyi or Hsinyi district of Taipei City 臺北市|臺北市[Tai2 bei3 shi4], Taiwan, Xinyi or Hsini district of Keelung City 基隆市[Ji1 long2 shi4], Taiwan, Xinyi or Hsini township in Nantou county 南投縣|南投縣[Nan2 tou2 xian4], central Taiwan, good faith, honor, trust and justice
法語 bonne foi, honneur, la confiance et la justice
信義
《信義》由金鐘學執導,宋志娜編劇,李敏鎬、金喜善、劉五性、李必立等人出演的古裝穿越劇。該劇主要講述了高麗時代的武士崔瑩和現代女醫生恩秀,穿梭時空邂逅,造就治理全天下的賢明君王的故事。該劇于2012年8月13日在韓國SBS電視臺首播。
信義 (漢語詞匯)
信義,漢語詞匯。拼音: xìn yì
釋義:信用和道義。
既已信奉,義無反顧。
意指:能夠遵守互相之間或集體之間的約定、協議及諾言,誠實無欺,堅持到底,不輕易背叛、出賣、潛逃,有秩序有規范有禮儀,知廉恥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
【信】:[xìn]1.誠實,不欺騙:信用。信守。信物。信貨。信誓旦旦。2.不懷疑,認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崇奉:信仰。信徒。4.消息:信息。杳無音信。5.函件:信件。信箋。信鴿。信訪。6.隨便,放任:信手(隨手)。信步(隨意走動,散步)。信筆。信意。7.同“芯2”。8.姓。 。[shēn]1.古同“伸”,舒展開。2.古同“伸”,表白。
【義】:1.合宜的事情。《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淮南子?齊俗》:“為義者,布施而德。”2.正道、正理。《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3.死節、殉難。《禮記?禮運》:“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宋史?卷四五○?忠義傳五?尹穀傳》:“尹務實,男子也,先我就義矣。”4.法則。《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無偏無頗,遵王之義。”5.意思:“意義”、“字義”。漢?孔安國《尚書序》:“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6.功用。《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7.姓。如漢代有義縱。8.合於正義的:“義民”、“義婦”、“義舉”。《書經?康誥》:“汝陳時臬事,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9.用來周濟公眾的:“義莊”、“義塾”、“義舍”。《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10.假的,有其名而非真﹑非親的:“義父”﹑“義子”﹑“義肢”﹑“義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