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的讀音 儒生的意思
儒生 (中國封建時期官職)儒生,指遵從儒家學說的讀書人。后來泛指讀書人。見明· 黃宗羲《柳敬亭傳》:“云間有儒生 莫后光見之。”
- 儒
- 生
“儒生”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rú shēng]
- 漢字注音:
- ㄖㄨˊ ㄕㄥ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儒生”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儒生 rúshēng
[Confucian scholar] 指遵從儒家學說的讀書人。后來泛指讀書人
云間有儒生 莫后光見之。—— 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辭典解釋
儒生 rú shēng ㄖㄨˊ ㄕㄥ 研習儒家學說的學者。亦泛指讀書人。
漢.王充《論衡.超奇》:「故能說一經者為儒生,博覽古今者為通人。」
《三國演義.第八六回》:「人皆言東吳多賢,誰想懼一儒生!」
英語 Confucian scholar (old)?
法語 érudit Confucéen (arch.)?
網絡解釋
儒生 (中國封建時期官職)
儒生,指遵從儒家學說的讀書人。后來泛指讀書人。見明· 黃宗羲《柳敬亭傳》:“云間有儒生 莫后光見之。”
“儒生”的單字解釋
【儒】:1.舊時泛指讀書人:儒生。儒醫。2.古代從巫、史、祝、卜中分化出來的專司禮儀的人。3.儒家:儒術。4.通“懦(nuò)”。懦弱:偷儒轉脫。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
“儒生”的相關成語
白面儒生
焚書坑儒
一介儒生
舌戰群儒
章句小儒
章句之徒
方巾闊服
方領圓冠
詩禮發冢
天子門生
保殘守缺
博帶褒衣
褒衣博帶
褒衣緩帶
褒衣危冠
方巾長袍
高冠博帶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秀才不出門,而知天下事
秀才人情半張紙
“儒生”的相關詞語
“儒生”造句
世俗的儒生,不博覽群書,除了研讀經書、緯書以外,只看注解儒家經術的著作而且。
漢朝的儒生在奉上擲地有聲的奏章的同時,卻希世比周,茍合取容。
世俗的儒生,不博覽群書,除了研讀經書、緯書以外,只看注解儒家經術的著作。
經過三年苦修,他攻得儒生的地位,在政府機構謀得一份官職。
我本是一個貧困的儒生,并不富裕.
十年寒窗的儒生,也不一定是孤獨的.
該劇描寫的是一位離開太太尋求性刺激而縱欲無度的儒生。
一時輿論喧囂,各地儒生群起響應,更有董仲舒、申生等重量級人物站臺力挺。
星語一改平時的儒生狀態,一身猩紅戎裝,腰間的血燚刀發出陣陣刀鳴。
唐代初期,設秀才科,后來漸漸廢去,僅作為對一般儒生的泛稱。
* 儒生的讀音是:rú shēng,儒生的意思:儒生 (中國封建時期官職)儒生,指遵從儒家學說的讀書人。后來泛指讀書人。見明· 黃宗羲《柳敬亭傳》:“云間有儒生 莫后光見之。”
基本解釋
儒生 rúshēng
[Confucian scholar] 指遵從儒家學說的讀書人。后來泛指讀書人
云間有儒生 莫后光見之。—— 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辭典解釋
儒生 rú shēng ㄖㄨˊ ㄕㄥ研習儒家學說的學者。亦泛指讀書人。
漢.王充《論衡.超奇》:「故能說一經者為儒生,博覽古今者為通人。」
《三國演義.第八六回》:「人皆言東吳多賢,誰想懼一儒生!」
英語 Confucian scholar (old)?
法語 érudit Confucéen (arch.)?
儒生 (中國封建時期官職)
儒生,指遵從儒家學說的讀書人。后來泛指讀書人。見明· 黃宗羲《柳敬亭傳》:“云間有儒生 莫后光見之。”
【儒】:1.舊時泛指讀書人:儒生。儒醫。2.古代從巫、史、祝、卜中分化出來的專司禮儀的人。3.儒家:儒術。4.通“懦(nuò)”。懦弱:偷儒轉脫。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
世俗的儒生,不博覽群書,除了研讀經書、緯書以外,只看注解儒家經術的著作而且。
漢朝的儒生在奉上擲地有聲的奏章的同時,卻希世比周,茍合取容。
世俗的儒生,不博覽群書,除了研讀經書、緯書以外,只看注解儒家經術的著作。
經過三年苦修,他攻得儒生的地位,在政府機構謀得一份官職。
我本是一個貧困的儒生,并不富裕.
十年寒窗的儒生,也不一定是孤獨的.
該劇描寫的是一位離開太太尋求性刺激而縱欲無度的儒生。
一時輿論喧囂,各地儒生群起響應,更有董仲舒、申生等重量級人物站臺力挺。
星語一改平時的儒生狀態,一身猩紅戎裝,腰間的血燚刀發出陣陣刀鳴。
唐代初期,設秀才科,后來漸漸廢去,僅作為對一般儒生的泛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