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童的讀音 儒童的意思
儒童 明清科舉制度,凡應考生員(秀才)之試者,不論年齡大小,皆稱童生,別稱文童或儒童。
- 儒
- 童
“儒童”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rú tóng]
- 漢字注音:
- ㄖㄨˊ ㄊㄨㄙ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儒童”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明清科舉制度,凡應秀才孝試的士子,不論年齡大小,皆稱童生,別稱儒童或文童。
網絡解釋
儒童
明清科舉制度,凡應考生員(秀才)之試者,不論年齡大小,皆稱童生,別稱文童或儒童。
“儒童”的單字解釋
【儒】:1.舊時泛指讀書人:儒生。儒醫。2.古代從巫、史、祝、卜中分化出來的專司禮儀的人。3.儒家:儒術。4.通“懦(nuò)”。懦弱:偷儒轉脫。
【童】:1.兒童;小孩子:牧童。頑童。童話。童謠。童年。2.指沒結婚的:童男。童女。3.(童兒)舊時指未成年的仆人:書童兒。家童。4.禿:童山。5.姓。“僮”
“儒童”的相關詞語
* 儒童的讀音是:rú tóng,儒童的意思:儒童 明清科舉制度,凡應考生員(秀才)之試者,不論年齡大小,皆稱童生,別稱文童或儒童。
基本解釋
明清科舉制度,凡應秀才孝試的士子,不論年齡大小,皆稱童生,別稱儒童或文童。儒童
明清科舉制度,凡應考生員(秀才)之試者,不論年齡大小,皆稱童生,別稱文童或儒童。【儒】:1.舊時泛指讀書人:儒生。儒醫。2.古代從巫、史、祝、卜中分化出來的專司禮儀的人。3.儒家:儒術。4.通“懦(nuò)”。懦弱:偷儒轉脫。
【童】:1.兒童;小孩子:牧童。頑童。童話。童謠。童年。2.指沒結婚的:童男。童女。3.(童兒)舊時指未成年的仆人:書童兒。家童。4.禿:童山。5.姓。“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