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爾千佛洞的讀音 克孜爾千佛洞的意思
又稱赫色尒石窟。在新疆·拜城·克孜尒鎮東南七公里處。鑿建于木扎特河河谷北岸的懸崖上,共二百三十六窟,時代為三國至唐。窟中塑像已大部被毀,只有七十四窟尚保存部分精美壁畫。題材豐富多彩,以本生故事為主。人物有立體感,形象逼真,生動感人。線條剛勁有力,尤注重烘染,以凹凸畫法馳名中外。
- 克
- 孜
- 爾
- 千
- 佛
- 洞
“克孜爾千佛洞”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kè zī ěr qiān fó dòng]
- 漢字注音:
- ㄎㄜˋ ㄗ ㄦˇ ㄑㄧㄢ ㄈㄛˊ ㄉㄨㄥˋ
- 簡繁字形:
- 克孜爾千佛洞
- 是否常用:
- 否
“克孜爾千佛洞”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又稱赫色尒石窟。在新疆·拜城·克孜尒鎮東南七公里處。鑿建于木扎特河河谷北岸的懸崖上,共二百三十六窟,時代為三國至唐。窟中塑像已大部被毀,只有七十四窟尚保存部分精美壁畫。題材豐富多彩,以本生故事為主。人物有立體感,形象逼真,生動感人。線條剛勁有力,尤注重烘染,以凹凸畫法馳名中外。
網絡解釋
“克孜爾千佛洞”的單字解釋
【克】:1.能:克勤克儉。不克分身。2.克服;克制:克己。以柔克剛。3.攻下據點;戰勝:克復。克敵。攻必克。4.消化:克食。克化。5.姓。6.嚴格限定(期限):克期。克日。7.質量或重量單位,符號g。1克等于1千克(公斤)的千分之一。[法gramme]8.藏族地區容量單位,1克青稞約重25市斤。9.藏族地區地積單位,播種1克(約25市斤)種子的土地稱為1克地,1克約合1市畝。“剋(尅)”
【孜】:〔孜孜〕也作孳孳。形容勤勉,不懈怠:孜不倦。
【爾】:同“爾”。
【千】:1.數目。十個一百。2.比喻很多:千錘百煉。3.“秋千”的“千”。
【佛】:[fó]1.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佛爺。佛像。借花獻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經。佛龕。佛事(佛教徒誦經、祈禱及供奉佛像等活動)。[fú]1.〔仿佛〕同“仿”。2.古同“拂”,違背,違反。[bì]古同“弼”,輔弼。[bó]古同“勃”,興起。
【洞】:[dòng]1.洞穴;窟窿。2.透徹;清楚:洞曉。洞若觀火。3.數目“0”的另一種說法。[tóng]地名,洪洞
“克孜爾千佛洞”的相關詞語
* 克孜爾千佛洞的讀音是:kè zī ěr qiān fó dòng,克孜爾千佛洞的意思:又稱赫色尒石窟。在新疆·拜城·克孜尒鎮東南七公里處。鑿建于木扎特河河谷北岸的懸崖上,共二百三十六窟,時代為三國至唐。窟中塑像已大部被毀,只有七十四窟尚保存部分精美壁畫。題材豐富多彩,以本生故事為主。人物有立體感,形象逼真,生動感人。線條剛勁有力,尤注重烘染,以凹凸畫法馳名中外。
基本解釋
又稱赫色尒石窟。在新疆·拜城·克孜尒鎮東南七公里處。鑿建于木扎特河河谷北岸的懸崖上,共二百三十六窟,時代為三國至唐。窟中塑像已大部被毀,只有七十四窟尚保存部分精美壁畫。題材豐富多彩,以本生故事為主。人物有立體感,形象逼真,生動感人。線條剛勁有力,尤注重烘染,以凹凸畫法馳名中外。【克】:1.能:克勤克儉。不克分身。2.克服;克制:克己。以柔克剛。3.攻下據點;戰勝:克復。克敵。攻必克。4.消化:克食。克化。5.姓。6.嚴格限定(期限):克期。克日。7.質量或重量單位,符號g。1克等于1千克(公斤)的千分之一。[法gramme]8.藏族地區容量單位,1克青稞約重25市斤。9.藏族地區地積單位,播種1克(約25市斤)種子的土地稱為1克地,1克約合1市畝。“剋(尅)”
【孜】:〔孜孜〕也作孳孳。形容勤勉,不懈怠:孜不倦。
【爾】:同“爾”。
【千】:1.數目。十個一百。2.比喻很多:千錘百煉。3.“秋千”的“千”。
【佛】:[fó]1.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佛爺。佛像。借花獻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經。佛龕。佛事(佛教徒誦經、祈禱及供奉佛像等活動)。[fú]1.〔仿佛〕同“仿”。2.古同“拂”,違背,違反。[bì]古同“弼”,輔弼。[bó]古同“勃”,興起。
【洞】:[dòng]1.洞穴;窟窿。2.透徹;清楚:洞曉。洞若觀火。3.數目“0”的另一種說法。[tóng]地名,洪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