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太伯的讀音 吳太伯的意思
吳太伯 吳太伯,又稱泰伯,吳國第一代君主,東吳文化的宗祖。姬姓,父親為周部落首領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兩個弟弟仲雍和季歷。父親傳位于季歷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讓,遷居江東,建國勾吳。
- 吳
- 太
- 伯
“吳太伯”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ú tài bó]
- 漢字注音:
- ㄨˊ ㄊㄞˋ ㄅㄛˊ
- 簡繁字形:
- 吳太伯
- 是否常用:
- 否
“吳太伯”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吳大伯"。 2.周古公亶父(太王)長子,仲雍﹑季歷之兄。太王欲傳位季歷及其子昌(即周文王),太伯乃與仲雍出逃至荊蠻,號勾吳。后因以稱出亡而讓君位與弟者。
網絡解釋
吳太伯
吳太伯,又稱泰伯,吳國第一代君主,東吳文化的宗祖。姬姓,父親為周部落首領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兩個弟弟仲雍和季歷。父親傳位于季歷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讓,遷居江東,建國勾吳。
“吳太伯”的單字解釋
【吳】:1.周朝國名(?—前473)。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建都于吳(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為越所滅。2.朝代名。1.三國之一(222—280)。孫權建立。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建都建業(今南京),國號吳,也稱孫吳或東吳。為晉所滅。2.十國之一(902—937)。楊行密建立。建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為南唐所滅。
【太】:1.高;大:太空。太學。太湖。2.極;最:太古。3.身份最高或輩分更高的:太老伯。太老師(老師的父親或父親的老師)。太夫人(尊稱別人的母親)。4.a)表示程度過分(可用于肯定和否定):水太熱,燙手。人太多了,會客室里坐不開。他太不謙虛了。b)表示程度極高(用于贊嘆,只限于肯定):這辦法太好了。這建筑太偉大了。c)很(用于否定,含委婉語氣):不太好。不太滿意。5.姓。
【伯】:[bǎi]見〖大伯子〗。[bó]1.伯父:大伯。表伯。2.在弟兄排行的次序里代表老大:伯兄。3.姓。4.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吳太伯”的相關詞語
* 吳太伯的讀音是:wú tài bó,吳太伯的意思:吳太伯 吳太伯,又稱泰伯,吳國第一代君主,東吳文化的宗祖。姬姓,父親為周部落首領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兩個弟弟仲雍和季歷。父親傳位于季歷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讓,遷居江東,建國勾吳。
基本解釋
1.亦作"吳大伯"。 2.周古公亶父(太王)長子,仲雍﹑季歷之兄。太王欲傳位季歷及其子昌(即周文王),太伯乃與仲雍出逃至荊蠻,號勾吳。后因以稱出亡而讓君位與弟者。吳太伯
吳太伯,又稱泰伯,吳國第一代君主,東吳文化的宗祖。姬姓,父親為周部落首領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兩個弟弟仲雍和季歷。父親傳位于季歷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讓,遷居江東,建國勾吳。【吳】:1.周朝國名(?—前473)。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建都于吳(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為越所滅。2.朝代名。1.三國之一(222—280)。孫權建立。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建都建業(今南京),國號吳,也稱孫吳或東吳。為晉所滅。2.十國之一(902—937)。楊行密建立。建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為南唐所滅。
【太】:1.高;大:太空。太學。太湖。2.極;最:太古。3.身份最高或輩分更高的:太老伯。太老師(老師的父親或父親的老師)。太夫人(尊稱別人的母親)。4.a)表示程度過分(可用于肯定和否定):水太熱,燙手。人太多了,會客室里坐不開。他太不謙虛了。b)表示程度極高(用于贊嘆,只限于肯定):這辦法太好了。這建筑太偉大了。c)很(用于否定,含委婉語氣):不太好。不太滿意。5.姓。
【伯】:[bǎi]見〖大伯子〗。[bó]1.伯父:大伯。表伯。2.在弟兄排行的次序里代表老大:伯兄。3.姓。4.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