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面前背書文的讀音 孔夫子面前背書文的意思
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或顯示本領。亦作:孔夫子門前賣詩文
- 孔
- 夫
- 子
- 面
- 前
- 背
- 書
- 文
“孔夫子面前背書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kǒng fū zǐ miàn qián bèi shū wén]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孔夫子面前背書文
- 是否常用:
- 否
“孔夫子面前背書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或顯示本領。亦作:孔夫子門前賣詩文
網絡解釋
“孔夫子面前背書文”的單字解釋
【孔】:1.洞;窟窿:九孔橋。鼻孔。2.通達:孔道。3.文言副詞。很:孔急。4.量詞。用于窯洞:一孔土窯。
【夫】:[fū]1.丈夫(zhàng·fu):夫妻。夫婦。姐夫。姑夫。2.成年男子:匹夫。一夫守關,萬夫莫開。3.從事某種體力勞動的人:漁夫。農夫。轎夫。4.舊時服勞役的人,特指被統治階級強迫去做苦工的人:夫役。拉夫。5.姓。[fú]1.指示代詞。那;這:獨不見夫螳螂乎?2.人稱代詞。他:使夫往而學焉。3.a)用在一句話的開始:夫戰,勇氣也。b)用在一句話的末尾或句中停頓的地方表示感嘆:人定勝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面】:1.頭的前部;臉:面孔。面帶微笑。2.向著;朝著:背山面水。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體的表面,有時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水面。地面。路面。圓桌面兒。面兒磨得很光。4.當面:面談。面洽。面交。5.東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層或紡織品的正面:鞋面兒。這塊布做里兒,那塊布做面兒。6.幾何學上指一條線移動所構成的圖形,有長有寬,沒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詞后綴: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鏡子。兩面旗子。b)用于會見的次數:見過一面。10.姓。11.糧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麥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藥面兒。胡椒面兒。13.面條:掛面。切面。湯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纖維少而柔軟:面倭瓜。煮的紅薯很面。這個瓜是脆的,那個瓜是面的。
【前】:1.方位詞。在正面的(指空間,跟“后”相對):前門。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縮不前。3.方位詞。次序靠近頭里的(跟“后”相對):前排。他的成績在班里總是前三名。4.方位詞。過去的;較早的(指時間,跟“后”相對):前天。從前。前幾年。前功盡棄。前所未有。前無古人,后無來者。5.方位詞。從前的(指現在改變了名稱的機構等):前政務院。6.方位詞。指某事物產生之前:前科學(科學產生之前)。前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產生之前)。7.方位詞。未來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線;前方:支前。9.姓。
【背】:[bèi]1.軀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對: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兒)某些物體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兒。墨透紙背。3.(Bèi)姓。4.背部對著(跟“向”相對):背山面海。背水作戰。人心向背。5.離開:背井離鄉。6.躲避;瞞:光明正大,沒什么背人的事。7.背誦:背臺詞。書背熟了。8.違背;違反:背約。背信棄義。9.朝著相反的方向:他把臉背過去,裝著沒看見。10.偏僻:背靜。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順利;倒霉:手氣背。12.聽覺不靈:耳朵有點背。[bēi]1.(人)用脊背馱: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負擔;承擔:背債。這個責任我還背得起。3.指一個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麥子。一背柴火。
【書】:1.寫字;記錄;書寫:書法。大書特書。振筆直書。2.字體:楷書。隸書。3.裝訂成冊的著作:一本書。一部書。一套書。叢書。新書。古書。書店。4.書信:家書。書札。5.文件:證書。保證書。說明書。挑戰書。白皮書。6.姓。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孔夫子面前背書文”的相關詞語
* 孔夫子面前背書文的讀音是:kǒng fū zǐ miàn qián bèi shū wén,孔夫子面前背書文的意思: 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或顯示本領。亦作:孔夫子門前賣詩文
基本解釋
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或顯示本領。亦作:孔夫子門前賣詩文【孔】:1.洞;窟窿:九孔橋。鼻孔。2.通達:孔道。3.文言副詞。很:孔急。4.量詞。用于窯洞:一孔土窯。
【夫】:[fū]1.丈夫(zhàng·fu):夫妻。夫婦。姐夫。姑夫。2.成年男子:匹夫。一夫守關,萬夫莫開。3.從事某種體力勞動的人:漁夫。農夫。轎夫。4.舊時服勞役的人,特指被統治階級強迫去做苦工的人:夫役。拉夫。5.姓。[fú]1.指示代詞。那;這:獨不見夫螳螂乎?2.人稱代詞。他:使夫往而學焉。3.a)用在一句話的開始:夫戰,勇氣也。b)用在一句話的末尾或句中停頓的地方表示感嘆:人定勝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面】:1.頭的前部;臉:面孔。面帶微笑。2.向著;朝著:背山面水。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體的表面,有時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水面。地面。路面。圓桌面兒。面兒磨得很光。4.當面:面談。面洽。面交。5.東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層或紡織品的正面:鞋面兒。這塊布做里兒,那塊布做面兒。6.幾何學上指一條線移動所構成的圖形,有長有寬,沒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詞后綴: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鏡子。兩面旗子。b)用于會見的次數:見過一面。10.姓。11.糧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麥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藥面兒。胡椒面兒。13.面條:掛面。切面。湯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纖維少而柔軟:面倭瓜。煮的紅薯很面。這個瓜是脆的,那個瓜是面的。
【前】:1.方位詞。在正面的(指空間,跟“后”相對):前門。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縮不前。3.方位詞。次序靠近頭里的(跟“后”相對):前排。他的成績在班里總是前三名。4.方位詞。過去的;較早的(指時間,跟“后”相對):前天。從前。前幾年。前功盡棄。前所未有。前無古人,后無來者。5.方位詞。從前的(指現在改變了名稱的機構等):前政務院。6.方位詞。指某事物產生之前:前科學(科學產生之前)。前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產生之前)。7.方位詞。未來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線;前方:支前。9.姓。
【背】:[bèi]1.軀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對: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兒)某些物體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兒。墨透紙背。3.(Bèi)姓。4.背部對著(跟“向”相對):背山面海。背水作戰。人心向背。5.離開:背井離鄉。6.躲避;瞞:光明正大,沒什么背人的事。7.背誦:背臺詞。書背熟了。8.違背;違反:背約。背信棄義。9.朝著相反的方向:他把臉背過去,裝著沒看見。10.偏僻:背靜。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順利;倒霉:手氣背。12.聽覺不靈:耳朵有點背。[bēi]1.(人)用脊背馱: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負擔;承擔:背債。這個責任我還背得起。3.指一個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麥子。一背柴火。
【書】:1.寫字;記錄;書寫:書法。大書特書。振筆直書。2.字體:楷書。隸書。3.裝訂成冊的著作:一本書。一部書。一套書。叢書。新書。古書。書店。4.書信:家書。書札。5.文件:證書。保證書。說明書。挑戰書。白皮書。6.姓。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