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千佛洞的讀音 敦煌千佛洞的意思
敦煌千佛洞 敦煌千佛洞含西千佛洞和東千佛洞。西千佛洞位于今敦煌市西35千米南湖店附近黨河北岸斷崖上。東千佛洞位于今安西縣城東南約70千米橋子鄉的山谷中,約始建于西夏之前。 敦煌千佛洞現存有壁畫和泥塑的窟洞四百七十六個,其中隋窟九十五個,唐窟二百十三個,五代窟五十三個。從窟洞數字,已足說明唐代是敦煌藝術的極盛時期。
- 敦
- 煌
- 千
- 佛
- 洞
“敦煌千佛洞”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ūn huáng qiān fó dòng]
- 漢字注音:
- ㄉㄨㄣ ㄏㄨㄤˊ ㄑㄧㄢ ㄈㄛˊ ㄉㄨㄥ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敦煌千佛洞”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敦煌千佛洞 dūn huáng qiān fó dòng ㄉㄨㄣ ㄏㄨㄤˊ ㄑㄧㄢ ㄈㄛˊ ㄉㄨㄥˋ 地名。位于甘肅省敦煌縣鳴沙山。內藏豐富文物,如壁畫、泥塑等,對我國佛教、文學、藝術貢獻頗大。參見「敦煌石室」條。
網絡解釋
敦煌千佛洞
敦煌千佛洞含西千佛洞和東千佛洞。西千佛洞位于今敦煌市西35千米南湖店附近黨河北岸斷崖上。東千佛洞位于今安西縣城東南約70千米橋子鄉的山谷中,約始建于西夏之前。
敦煌千佛洞現存有壁畫和泥塑的窟洞四百七十六個,其中隋窟九十五個,唐窟二百十三個,五代窟五十三個。從窟洞數字,已足說明唐代是敦煌藝術的極盛時期。
“敦煌千佛洞”的單字解釋
【敦】:[dūn]1.厚道:敦厚。2.誠懇:敦聘。[duì]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煌】:光亮:燈火輝煌。
【千】:1.數目。十個一百。2.比喻很多:千錘百煉。3.“秋千”的“千”。
【佛】:[fó]1.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佛爺。佛像。借花獻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經。佛龕。佛事(佛教徒誦經、祈禱及供奉佛像等活動)。[fú]1.〔仿佛〕同“仿”。2.古同“拂”,違背,違反。[bì]古同“弼”,輔弼。[bó]古同“勃”,興起。
【洞】:[dòng]1.洞穴;窟窿。2.透徹;清楚:洞曉。洞若觀火。3.數目“0”的另一種說法。[tóng]地名,洪洞
“敦煌千佛洞”的相關詞語
* 敦煌千佛洞的讀音是:dūn huáng qiān fó dòng,敦煌千佛洞的意思:敦煌千佛洞 敦煌千佛洞含西千佛洞和東千佛洞。西千佛洞位于今敦煌市西35千米南湖店附近黨河北岸斷崖上。東千佛洞位于今安西縣城東南約70千米橋子鄉的山谷中,約始建于西夏之前。 敦煌千佛洞現存有壁畫和泥塑的窟洞四百七十六個,其中隋窟九十五個,唐窟二百十三個,五代窟五十三個。從窟洞數字,已足說明唐代是敦煌藝術的極盛時期。
辭典解釋
敦煌千佛洞 dūn huáng qiān fó dòng ㄉㄨㄣ ㄏㄨㄤˊ ㄑㄧㄢ ㄈㄛˊ ㄉㄨㄥˋ地名。位于甘肅省敦煌縣鳴沙山。內藏豐富文物,如壁畫、泥塑等,對我國佛教、文學、藝術貢獻頗大。參見「敦煌石室」條。
敦煌千佛洞
敦煌千佛洞含西千佛洞和東千佛洞。西千佛洞位于今敦煌市西35千米南湖店附近黨河北岸斷崖上。東千佛洞位于今安西縣城東南約70千米橋子鄉的山谷中,約始建于西夏之前。敦煌千佛洞現存有壁畫和泥塑的窟洞四百七十六個,其中隋窟九十五個,唐窟二百十三個,五代窟五十三個。從窟洞數字,已足說明唐代是敦煌藝術的極盛時期。
【敦】:[dūn]1.厚道:敦厚。2.誠懇:敦聘。[duì]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煌】:光亮:燈火輝煌。
【千】:1.數目。十個一百。2.比喻很多:千錘百煉。3.“秋千”的“千”。
【佛】:[fó]1.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佛爺。佛像。借花獻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經。佛龕。佛事(佛教徒誦經、祈禱及供奉佛像等活動)。[fú]1.〔仿佛〕同“仿”。2.古同“拂”,違背,違反。[bì]古同“弼”,輔弼。[bó]古同“勃”,興起。
【洞】:[dòng]1.洞穴;窟窿。2.透徹;清楚:洞曉。洞若觀火。3.數目“0”的另一種說法。[tóng]地名,洪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