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鬼神而遠之的讀音 敬鬼神而遠之的意思
敬鬼神而遠之 語出《論語.雍也》,原意是敬之而不親近之意。現在常用來指對某些人所持的一種態度,即不愿理睬他,又怕得罪他,所以對他客客氣氣,但是絕不接近
- 敬
- 鬼
- 神
- 而
- 遠
- 之
“敬鬼神而遠之”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ìng guǐ shén ér yuàn zhī]
- 漢字注音:
- ㄐㄧㄥˋ ㄍㄨㄟˇ ㄕㄣˊ ㄦˊ ㄩㄢˋ ㄓ
- 簡繁字形:
- 敬鬼神而遠之
- 是否常用:
- 否
“敬鬼神而遠之”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敬鬼神而遠之 jìng guǐshén ér yuǎn zhī
[stay at a respectful distance from sb.] 語出《論語·雍也》,原意是敬之而不親近之意。現在常用來指對某些人所持的一種態度,即不愿理睬他,又怕得罪他,所以對他客客氣氣,但是絕不接近
他們是一些特權人物,專做傷天害理,兩面三刀的勾當。對他們,他從來是‘敬鬼神而遠之’
辭典解釋
敬鬼神而遠之 jìng guǐ shén ér yuàn zhī ㄐㄧㄥˋ ㄍㄨㄟˇ ㄕㄣˊ ㄦˊ ㄩㄢˋ ㄓ 指對鬼神要存有尊敬之心,但不涉于迷信。
《論語.雍也》:「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英語 to respect Gods and demons from a distance (idiom)?; to remain at a respectful distance
網絡解釋
敬鬼神而遠之
語出《論語.雍也》,原意是敬之而不親近之意。現在常用來指對某些人所持的一種態度,即不愿理睬他,又怕得罪他,所以對他客客氣氣,但是絕不接近
“敬鬼神而遠之”的單字解釋
【敬】:1.尊敬:敬重。敬愛。敬仰。致敬。肅然起敬。2.恭敬:敬請指教。敬謝不敏。3.有禮貌地送上(飲食或物品):敬煙。敬酒。敬茶。敬你一杯。4.姓。
【鬼】:1.迷信的人認為人死后的靈魂叫鬼。2.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當:搗鬼。鬼鬼祟祟。3.稱有不良嗜好或行為的人(含輕蔑意):酒鬼。煙鬼。4.指小孩機靈:這孩子真鬼!。小鬼。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神】:1.宗教指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和統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靈:神位。財神。無神論。多神教。2.神話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別高超或出奇,令人驚異的;神妙:神速。神效。這事真是越說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費神。聚精會神。雙目炯炯有神。5.神氣:神色。神情。瞧他那個神兒,準是有什么心事。6.聰明;機靈:瞧!這孩子真神。7.姓。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遠】:1.遙遠,距離長。2.漫長,時間久。3.多,指差距大。4深遠;深奧。5.高遠;遠大。6.偏僻之地;遠方。7.指遠邦,遠國。8.迂遠,不切近事情。9.擴大;擴展。10.指血統關係疏遠。參見“遠兄弟”、“遠親”。11.超過;勝過。12.古州名。在今四川省·松潘縣境。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敬鬼神而遠之”的相關詞語
* 敬鬼神而遠之的讀音是:jìng guǐ shén ér yuàn zhī,敬鬼神而遠之的意思:敬鬼神而遠之 語出《論語.雍也》,原意是敬之而不親近之意。現在常用來指對某些人所持的一種態度,即不愿理睬他,又怕得罪他,所以對他客客氣氣,但是絕不接近
基本解釋
敬鬼神而遠之 jìng guǐshén ér yuǎn zhī
[stay at a respectful distance from sb.] 語出《論語·雍也》,原意是敬之而不親近之意。現在常用來指對某些人所持的一種態度,即不愿理睬他,又怕得罪他,所以對他客客氣氣,但是絕不接近
他們是一些特權人物,專做傷天害理,兩面三刀的勾當。對他們,他從來是‘敬鬼神而遠之’
辭典解釋
敬鬼神而遠之 jìng guǐ shén ér yuàn zhī ㄐㄧㄥˋ ㄍㄨㄟˇ ㄕㄣˊ ㄦˊ ㄩㄢˋ ㄓ指對鬼神要存有尊敬之心,但不涉于迷信。
《論語.雍也》:「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英語 to respect Gods and demons from a distance (idiom)?; to remain at a respectful distance
敬鬼神而遠之
語出《論語.雍也》,原意是敬之而不親近之意。現在常用來指對某些人所持的一種態度,即不愿理睬他,又怕得罪他,所以對他客客氣氣,但是絕不接近【敬】:1.尊敬:敬重。敬愛。敬仰。致敬。肅然起敬。2.恭敬:敬請指教。敬謝不敏。3.有禮貌地送上(飲食或物品):敬煙。敬酒。敬茶。敬你一杯。4.姓。
【鬼】:1.迷信的人認為人死后的靈魂叫鬼。2.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當:搗鬼。鬼鬼祟祟。3.稱有不良嗜好或行為的人(含輕蔑意):酒鬼。煙鬼。4.指小孩機靈:這孩子真鬼!。小鬼。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神】:1.宗教指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和統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靈:神位。財神。無神論。多神教。2.神話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別高超或出奇,令人驚異的;神妙:神速。神效。這事真是越說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費神。聚精會神。雙目炯炯有神。5.神氣:神色。神情。瞧他那個神兒,準是有什么心事。6.聰明;機靈:瞧!這孩子真神。7.姓。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遠】:1.遙遠,距離長。2.漫長,時間久。3.多,指差距大。4深遠;深奧。5.高遠;遠大。6.偏僻之地;遠方。7.指遠邦,遠國。8.迂遠,不切近事情。9.擴大;擴展。10.指血統關係疏遠。參見“遠兄弟”、“遠親”。11.超過;勝過。12.古州名。在今四川省·松潘縣境。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