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射馬耳的讀音 東風射馬耳的意思
【解釋】射:射出。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充耳不聞,無動于衷。【出處】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示例】我的話對你來說還不是~了。
- 東
- 風
- 射
- 馬
- 耳
“東風射馬耳”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ōng fēng shè mǎ ěr]
- 漢字注音:
- ㄉㄨㄥ ㄈㄥ ㄕㄜˋ ㄇㄚˇ ㄦˇ
- 簡繁字形:
- 東風射馬耳
- 是否常用:
- 是
“東風射馬耳”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東風射馬耳 dōngfēng shèmǎ’ěr
(1) [go in one ear and out the other like the east wind blowing the ear of a horse] 東風吹過馬耳邊,瞬間即逝。比喻把別人的話當耳邊風
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2) 又說“馬耳東風”
說向市朝公子,何殊馬耳東風。——宋· 蘇軾《和何長官六言詩五首》
(3) 亦作“東風吹馬耳”
辭典解釋
東風射馬耳 dōng fēng shè mǎ ěr ㄉㄨㄥ ㄈㄥ ㄕㄜˋ ㄇㄚˇ ㄦˇ 東風吹過馬耳邊,瞬間消逝。比喻充耳不聞、無動于衷。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也作「東風吹馬耳」。
網絡解釋
【解釋】射:射出。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充耳不聞,無動于衷。
【出處】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
【示例】我的話對你來說還不是~了。
“東風射馬耳”的單字解釋
【東】: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3.請客出錢的人:“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風】:[fēng]1.空氣流動的現象。2.風教;教化。3.習俗,風氣。4.風操,節操。5.猶風範,風度。6.風格流派。指某種技藝、作品或思想的特點。7.收采。參見“風聽”。8.任意、沒有拘束。參見“風議”。9.聲音。10.流傳的,沒有確實根據的。參見“風聞”。11.趨勢;情勢。12.消息。13.意旨。14.風波;事端。15.景象。參見“風景”、“風光”。16.謂獸類雌雄相誘。17.指獸類放逸走失。18.指男女間的情愛。19.《詩》六義之一。指《詩經》中三種詩歌類型的一種,即《國風》這一部分。20.指鄉土樂曲;民間歌謠。21.泛指詩作。22.奮起,振作。參見“風發”。23.中醫學謂人體的病因之一。“六淫”之一,為陽邪。外感風邪常致風寒、風熱、風濕等癥。亦指急癥。如中風、痛風等。24.癲狂。後作“瘋”。25.形容人的言行十分輕狂。後作“瘋”。26.指嬉戲,戲鬧。27.落。28.借風力吹(使東西乾燥或純凈)。參見“風乾”。亦指借風力吹乾的。參見“風雞”、“風肉”。29.姓。[fěng]1.勸諫;諷諫。2.泛指勸說。3.諷誦。
【射】:[shè]1.放箭:射箭。后羿射日。2.用推力或彈力送出子彈等:射擊。掃射。發射。射程。射手。3.氣體或液體等受到壓力迅速流出:噴射。注射。4.放出光、熱、電波等:射電。輻射。射線。照射。反射。5.有所指:暗射。影射。[yè]1.〔射干〕古書上的一種草,根可入藥。2.〔仆射〕中國秦至宋代的官名,宋代以后廢。[yì]〔無射〕a.中國古代音樂十二律之一;b.中國春秋時景王所鑄鐘名。
【馬】:同“馬”。
【耳】:1.耳朵:耳聾眼花。耳聞目睹。2.形狀像耳朵的東西:木耳。銀耳。3.位置在兩旁的:耳房。耳門。4.姓。5.而已;罷了:想當然耳。技止此耳。
“東風射馬耳”的相關詞語
* 東風射馬耳的讀音是:dōng fēng shè mǎ ěr,東風射馬耳的意思:【解釋】射:射出。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充耳不聞,無動于衷。【出處】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示例】我的話對你來說還不是~了。
基本解釋
東風射馬耳 dōngfēng shèmǎ’ěr
(1) [go in one ear and out the other like the east wind blowing the ear of a horse] 東風吹過馬耳邊,瞬間即逝。比喻把別人的話當耳邊風
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2) 又說“馬耳東風”
說向市朝公子,何殊馬耳東風。——宋· 蘇軾《和何長官六言詩五首》
(3) 亦作“東風吹馬耳”
辭典解釋
東風射馬耳 dōng fēng shè mǎ ěr ㄉㄨㄥ ㄈㄥ ㄕㄜˋ ㄇㄚˇ ㄦˇ東風吹過馬耳邊,瞬間消逝。比喻充耳不聞、無動于衷。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也作「東風吹馬耳」。
【解釋】射:射出。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充耳不聞,無動于衷。
【出處】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
【示例】我的話對你來說還不是~了。

【東】: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3.請客出錢的人:“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風】:[fēng]1.空氣流動的現象。2.風教;教化。3.習俗,風氣。4.風操,節操。5.猶風範,風度。6.風格流派。指某種技藝、作品或思想的特點。7.收采。參見“風聽”。8.任意、沒有拘束。參見“風議”。9.聲音。10.流傳的,沒有確實根據的。參見“風聞”。11.趨勢;情勢。12.消息。13.意旨。14.風波;事端。15.景象。參見“風景”、“風光”。16.謂獸類雌雄相誘。17.指獸類放逸走失。18.指男女間的情愛。19.《詩》六義之一。指《詩經》中三種詩歌類型的一種,即《國風》這一部分。20.指鄉土樂曲;民間歌謠。21.泛指詩作。22.奮起,振作。參見“風發”。23.中醫學謂人體的病因之一。“六淫”之一,為陽邪。外感風邪常致風寒、風熱、風濕等癥。亦指急癥。如中風、痛風等。24.癲狂。後作“瘋”。25.形容人的言行十分輕狂。後作“瘋”。26.指嬉戲,戲鬧。27.落。28.借風力吹(使東西乾燥或純凈)。參見“風乾”。亦指借風力吹乾的。參見“風雞”、“風肉”。29.姓。[fěng]1.勸諫;諷諫。2.泛指勸說。3.諷誦。
【射】:[shè]1.放箭:射箭。后羿射日。2.用推力或彈力送出子彈等:射擊。掃射。發射。射程。射手。3.氣體或液體等受到壓力迅速流出:噴射。注射。4.放出光、熱、電波等:射電。輻射。射線。照射。反射。5.有所指:暗射。影射。[yè]1.〔射干〕古書上的一種草,根可入藥。2.〔仆射〕中國秦至宋代的官名,宋代以后廢。[yì]〔無射〕a.中國古代音樂十二律之一;b.中國春秋時景王所鑄鐘名。
【馬】:同“馬”。
【耳】:1.耳朵:耳聾眼花。耳聞目睹。2.形狀像耳朵的東西:木耳。銀耳。3.位置在兩旁的:耳房。耳門。4.姓。5.而已;罷了:想當然耳。技止此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