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函山房輯佚書的讀音 玉函山房輯佚書的意思
辭典解釋玉函山房輯佚書 yù hán shān fáng jí yì shū 書名。清馬國翰輯,六百八十一種。搜輯唐以前久佚的書籍,遍校史志及可考之書,廣引博征,分經、史、諸子三編,并于每書之首作序,為歷來最完備的輯佚書。
- 玉
- 函
- 山
- 房
- 輯
- 佚
- 書
“玉函山房輯佚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ù hán shān fáng jí yì shū]
- 漢字注音:
- ㄩˋ ㄏㄢˊ ㄕㄢ ㄈㄤˊ ㄐㄧˊ ㄧˋ ㄕㄨ
- 簡繁字形:
- 玉函山房輯佚書
- 是否常用:
- 否
“玉函山房輯佚書”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玉函山房輯佚書 yù hán shān fáng jí yì shū ㄩˋ ㄏㄢˊ ㄕㄢ ㄈㄤˊ ㄐㄧˊ ㄧˋ ㄕㄨ 書名。清馬國翰輯,六百八十一種。搜輯唐以前久佚的書籍,遍校史志及可考之書,廣引博征,分經、史、諸子三編,并于每書之首作序,為歷來最完備的輯佚書。
網絡解釋
“玉函山房輯佚書”的單字解釋
【玉】:1.礦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體。化學成分是硅酸鋁鈉。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巖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藝美術品。2.比喻潔白美麗:亭亭玉立。3.敬辭。稱對方的身體或行動:玉體。玉成。
【函】:1.匣;封套:石函。全書共四函。2.信件:來函。函授。3.包容;包含。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房】:1.房子:一所房。三間房。瓦房。樓房。平房。2.房間:臥房。客房。書房。廚房。3.結構和作用像房子的東西:蜂房。蓮房(蓮蓬)。4.指家族的分支:長房。堂房。遠房。5.用于妻子、兒媳婦等:兩房兒媳婦。6.二十八宿之一。7.姓。8.同“坊”(fáng)。
【輯】:同“輯”。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玉函山房輯佚書”的相關詞語
* 玉函山房輯佚書的讀音是:yù hán shān fáng jí yì shū,玉函山房輯佚書的意思:辭典解釋玉函山房輯佚書 yù hán shān fáng jí yì shū 書名。清馬國翰輯,六百八十一種。搜輯唐以前久佚的書籍,遍校史志及可考之書,廣引博征,分經、史、諸子三編,并于每書之首作序,為歷來最完備的輯佚書。
辭典解釋
玉函山房輯佚書 yù hán shān fáng jí yì shū ㄩˋ ㄏㄢˊ ㄕㄢ ㄈㄤˊ ㄐㄧˊ ㄧˋ ㄕㄨ書名。清馬國翰輯,六百八十一種。搜輯唐以前久佚的書籍,遍校史志及可考之書,廣引博征,分經、史、諸子三編,并于每書之首作序,為歷來最完備的輯佚書。
【玉】:1.礦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體。化學成分是硅酸鋁鈉。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巖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藝美術品。2.比喻潔白美麗:亭亭玉立。3.敬辭。稱對方的身體或行動:玉體。玉成。
【函】:1.匣;封套:石函。全書共四函。2.信件:來函。函授。3.包容;包含。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房】:1.房子:一所房。三間房。瓦房。樓房。平房。2.房間:臥房。客房。書房。廚房。3.結構和作用像房子的東西:蜂房。蓮房(蓮蓬)。4.指家族的分支:長房。堂房。遠房。5.用于妻子、兒媳婦等:兩房兒媳婦。6.二十八宿之一。7.姓。8.同“坊”(fáng)。
【輯】:同“輯”。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