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之好的讀音 秦晉之好的意思
【解釋】春秋時,秦晉兩國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兩家聯姻。【出處】元·喬孟符《兩世姻緣》第三折:“末將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晉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示例】主公仰慕將軍,欲求令愛為兒婦,永結~。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六回【近義詞】秦晉之緣、天作之合【反義詞】反目成仇【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泛指兩家聯姻
- 秦
- 晉
- 之
- 好
“秦晉之好”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ín jìn zhī hǎo]
- 漢字注音:
- ㄑㄧㄣˊ ㄐㄧㄣˋ ㄓ ㄏㄠˋ
- 簡繁字形:
- 秦晉之好
- 是否常用:
- 否
“秦晉之好”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春秋時秦晉兩國世為婚姻﹐后因稱兩姓聯姻為"秦晉之好"。 辭典解釋
秦晉之好 qín jìn zhī hǎo ㄑㄧㄣˊ ㄐㄧㄣˋ ㄓ ㄏㄠˇ 春秋時,秦、晉二國世代聯姻。后遂以秦晉之好代指兩姓聯姻的關系。《三國演義.第一六回》:「欲求令愛為兒婦,永結『秦晉之好』。」《三俠五義.第四回》:「他若將我孫兒治好,何不就與他結為秦晉之好呢?」也作「秦歡晉愛」、「秦晉之緣」。
近義詞
兩姓之歡,朱陳之好
網絡解釋
【解釋】春秋時,秦晉兩國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兩家聯姻。
【出處】元·喬孟符《兩世姻緣》第三折:“末將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晉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示例】主公仰慕將軍,欲求令愛為兒婦,永結~。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六回
【近義詞】秦晉之緣、天作之合
【反義詞】反目成仇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泛指兩家聯姻
“秦晉之好”的單字解釋
【秦】:1.周朝國名(前770—前221)。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為諸侯。在今甘肅、陜西一帶。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6年為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所滅。3.指陜西和甘肅。特指陜西。
【晉】:同“晉”。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好】:[hǎo]1.優點多的;使人滿意的(跟“壞”相對):好人。好東西。好事情。好脾氣。莊稼長得很好。2.合宜;妥當:初次見面,不知跟他說些什么好。3.用在動詞前,表示使人滿意的性質在哪方面:好看。好聽。好吃。4.友愛;和睦:友好。好朋友。他跟我好。5.(身體)健康;(疾病)痊愈:體質好。身子比去年好多了。他的病好了。6.用于套語:好睡。您好走。7.用在動詞后,表示完成或達到完善的地步:計劃訂好了。功課準備好了。外邊太冷,穿好了衣服再出去。坐好吧,要開會了。8.表示贊許、同意或結束等語氣:好,就這么辦。好了,不要再說了。9.反話,表示不滿意:好,這一下可麻煩了。10.用在形容詞前面問數量或程度,用法跟“多”相同:哈爾濱離北京好遠?[hào]1.喜愛(跟“惡”wù相對):嗜好。好學。好動腦筋。好吃懶做。他這個人好表現自己。2.常容易(發生某種事情):剛會騎車的人好摔跤。
“秦晉之好”的相關詞語
* 秦晉之好的讀音是:qín jìn zhī hǎo,秦晉之好的意思:【解釋】春秋時,秦晉兩國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兩家聯姻。【出處】元·喬孟符《兩世姻緣》第三折:“末將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晉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示例】主公仰慕將軍,欲求令愛為兒婦,永結~。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六回【近義詞】秦晉之緣、天作之合【反義詞】反目成仇【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泛指兩家聯姻
基本解釋
春秋時秦晉兩國世為婚姻﹐后因稱兩姓聯姻為"秦晉之好"。辭典解釋
秦晉之好 qín jìn zhī hǎo ㄑㄧㄣˊ ㄐㄧㄣˋ ㄓ ㄏㄠˇ春秋時,秦、晉二國世代聯姻。后遂以秦晉之好代指兩姓聯姻的關系。《三國演義.第一六回》:「欲求令愛為兒婦,永結『秦晉之好』。」《三俠五義.第四回》:「他若將我孫兒治好,何不就與他結為秦晉之好呢?」也作「秦歡晉愛」、「秦晉之緣」。
近義詞
兩姓之歡,朱陳之好【解釋】春秋時,秦晉兩國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兩家聯姻。
【出處】元·喬孟符《兩世姻緣》第三折:“末將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晉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示例】主公仰慕將軍,欲求令愛為兒婦,永結~。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六回
【近義詞】秦晉之緣、天作之合
【反義詞】反目成仇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泛指兩家聯姻
【秦】:1.周朝國名(前770—前221)。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為諸侯。在今甘肅、陜西一帶。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6年為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所滅。3.指陜西和甘肅。特指陜西。
【晉】:同“晉”。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好】:[hǎo]1.優點多的;使人滿意的(跟“壞”相對):好人。好東西。好事情。好脾氣。莊稼長得很好。2.合宜;妥當:初次見面,不知跟他說些什么好。3.用在動詞前,表示使人滿意的性質在哪方面:好看。好聽。好吃。4.友愛;和睦:友好。好朋友。他跟我好。5.(身體)健康;(疾病)痊愈:體質好。身子比去年好多了。他的病好了。6.用于套語:好睡。您好走。7.用在動詞后,表示完成或達到完善的地步:計劃訂好了。功課準備好了。外邊太冷,穿好了衣服再出去。坐好吧,要開會了。8.表示贊許、同意或結束等語氣:好,就這么辦。好了,不要再說了。9.反話,表示不滿意:好,這一下可麻煩了。10.用在形容詞前面問數量或程度,用法跟“多”相同:哈爾濱離北京好遠?[hào]1.喜愛(跟“惡”wù相對):嗜好。好學。好動腦筋。好吃懶做。他這個人好表現自己。2.常容易(發生某種事情):剛會騎車的人好摔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