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之緣的讀音 秦晉之緣的意思
秦晉之緣 秦晉之緣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ín jìn zhī yuán,釋義是泛指兩家聯姻。
- 秦
- 晉
- 之
- 緣
“秦晉之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ín jìn zhī yuán]
- 漢字注音:
- ㄑㄧㄣˊ ㄐㄧㄣˋ ㄓ ㄩㄢˊ
- 簡繁字形:
- 秦晉之緣
- 是否常用:
- 否
“秦晉之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秦晉之緣 qínjìnzhīyuán
(1) [close ties for generations through matoimonialdiplomacy]∶春秋時秦、晉兩國世代互為婚嫁結為姻親,后稱兩姓聯姻、婚配的關系為“秦晉之緣”
我與你成合秦晉之緣如何?——《元曲選·金錢記》
(2) [a congratulatory expression on wedding]∶亦稱“秦歡晉愛”,“秦晉之好”
吳侯欲與君侯結 秦晉之好,同力破 曹,共扶 漢室,別無他意。——《三國演義》
辭典解釋
秦晉之緣 qín jìn zhī yuán ㄑㄧㄣˊ ㄐㄧㄣˋ ㄓ ㄩㄢˊ 春秋時,秦晉二國世代聯姻。后遂以秦晉之緣代指兩姓聯姻的關系。元.喬吉《金錢記.第三折》:「我與你成合秦晉之緣何如?」《金瓶梅.第一八回》:「倘蒙娘子垂憐,肯結秦晉之緣,足稱平生之愿。」也作「秦歡晉愛」、「秦晉之好」。
網絡解釋
秦晉之緣
秦晉之緣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ín jìn zhī yuán,釋義是泛指兩家聯姻。
“秦晉之緣”的單字解釋
【秦】:1.周朝國名(前770—前221)。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為諸侯。在今甘肅、陜西一帶。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6年為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所滅。3.指陜西和甘肅。特指陜西。
【晉】:同“晉”。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緣】:同“緣”。
“秦晉之緣”的相關詞語
* 秦晉之緣的讀音是:qín jìn zhī yuán,秦晉之緣的意思:秦晉之緣 秦晉之緣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ín jìn zhī yuán,釋義是泛指兩家聯姻。
基本解釋
秦晉之緣 qínjìnzhīyuán
(1) [close ties for generations through matoimonialdiplomacy]∶春秋時秦、晉兩國世代互為婚嫁結為姻親,后稱兩姓聯姻、婚配的關系為“秦晉之緣”
我與你成合秦晉之緣如何?——《元曲選·金錢記》
(2) [a congratulatory expression on wedding]∶亦稱“秦歡晉愛”,“秦晉之好”
吳侯欲與君侯結 秦晉之好,同力破 曹,共扶 漢室,別無他意。——《三國演義》
辭典解釋
秦晉之緣 qín jìn zhī yuán ㄑㄧㄣˊ ㄐㄧㄣˋ ㄓ ㄩㄢˊ春秋時,秦晉二國世代聯姻。后遂以秦晉之緣代指兩姓聯姻的關系。元.喬吉《金錢記.第三折》:「我與你成合秦晉之緣何如?」《金瓶梅.第一八回》:「倘蒙娘子垂憐,肯結秦晉之緣,足稱平生之愿。」也作「秦歡晉愛」、「秦晉之好」。
秦晉之緣
秦晉之緣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ín jìn zhī yuán,釋義是泛指兩家聯姻。【秦】:1.周朝國名(前770—前221)。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為諸侯。在今甘肅、陜西一帶。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6年為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所滅。3.指陜西和甘肅。特指陜西。
【晉】:同“晉”。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緣】:同“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