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文學的讀音 通俗文學的意思
通俗文學 通俗文學是大眾文化的一種常見形態,是由文人所創造的、以大眾傳播媒介為載體、按照市場機制運作的、旨在滿足讀者的愉悅性消費的商品性文學。最常見的文類是小說。
- 通
- 俗
- 文
- 學
“通俗文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ōng sú wén xué]
- 漢字注音:
- ㄊㄨㄙ ㄙㄨˊ ㄨㄣˊ ㄒㄩㄝˊ
- 簡繁字形:
- 通俗文學
- 是否常用:
- 否
“通俗文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除了歷史上的民間文學以外,還包括現實創作的通俗化﹑大眾化,具有較高的商業價值,以滿足一般讀者消遣娛樂為主要目的的文學作品。又稱大眾文學﹑俗文學。與嚴肅文學﹑雅文學相對而言。 辭典解釋
通俗文學 tōng sú wén xué ㄊㄨㄥ ㄙㄨˊ ㄨㄣˊ ㄒㄩㄝˊ 淺近而適合社會大眾水準,流行于民間的文學作品,領域廣泛,常是正統文學的源頭。可分為歌曲、小說、戲劇和唱詞四大類。
近義詞
民間文學,大眾文學也稱為「俗文學」。
網絡解釋
通俗文學
通俗文學是大眾文化的一種常見形態,是由文人所創造的、以大眾傳播媒介為載體、按照市場機制運作的、旨在滿足讀者的愉悅性消費的商品性文學。最常見的文類是小說。
“通俗文學”的單字解釋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俗】:1.風俗:習俗。移風易俗。2.大眾的;通行的;習見的:約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厭惡的:庸俗。俗氣。4.沒出家的人;世俗:僧俗。還俗。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學】:1.學習:學技術。勤工儉學。我跟著他學了許多知識。2.模仿:他學杜鵑叫,學得很像。3.學問:治學。才疏學淺。博學多能。4.指學科:數學。物理學。政治經濟學。5.學校:小學。大學。上學。6.姓。
“通俗文學”的近義詞
大眾文學
民間文學
“通俗文學”的相關詞語
“通俗文學”造句
其次,“兩個翅膀論”故意在嚴肅文學、通俗文學與低俗文學之間制造混亂,故意曲解“五四”新文學一步步民族化、通俗化,雅俗共賞的歷史,為低俗文學鳴鑼開道。
比如通俗文學過去一向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學史幾乎不涉及它,但現在,許多研究者都認為新文學與通俗文學不是敵對關系,而是互補關系。
文章主要探討了新時期“通俗文學”勃興的社會條件,及其發展勢頭越來越猛的原因和文化價值。
武俠文學是中國傳統小說的一種類型,在通俗文學領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對通俗文學的研究,始于對其社會影響力的重視而非藝術特征的理論考察。
中國現代文學中,從精英文學到通俗文學都使用了入話的手法,催動了中國現代小說敘事技巧的革新。
作為一種新型通俗文學,玄幻文學一直以來都與新媒體有著密切的聯系。
當今在通俗文學中有一種傾向,就是薄荷一詞成為一個很通用的說法。
魏特坎普說,雖然科幻小說一開始只不過是通俗文學而已,但到了20世紀初,對太空旅行有興趣的人們也開始閱讀科幻小說。
與意識形態的關系一直是通俗文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
* 通俗文學的讀音是:tōng sú wén xué,通俗文學的意思:通俗文學 通俗文學是大眾文化的一種常見形態,是由文人所創造的、以大眾傳播媒介為載體、按照市場機制運作的、旨在滿足讀者的愉悅性消費的商品性文學。最常見的文類是小說。
基本解釋
除了歷史上的民間文學以外,還包括現實創作的通俗化﹑大眾化,具有較高的商業價值,以滿足一般讀者消遣娛樂為主要目的的文學作品。又稱大眾文學﹑俗文學。與嚴肅文學﹑雅文學相對而言。辭典解釋
通俗文學 tōng sú wén xué ㄊㄨㄥ ㄙㄨˊ ㄨㄣˊ ㄒㄩㄝˊ淺近而適合社會大眾水準,流行于民間的文學作品,領域廣泛,常是正統文學的源頭。可分為歌曲、小說、戲劇和唱詞四大類。
近義詞
民間文學,大眾文學也稱為「俗文學」。通俗文學
通俗文學是大眾文化的一種常見形態,是由文人所創造的、以大眾傳播媒介為載體、按照市場機制運作的、旨在滿足讀者的愉悅性消費的商品性文學。最常見的文類是小說。【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俗】:1.風俗:習俗。移風易俗。2.大眾的;通行的;習見的:約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厭惡的:庸俗。俗氣。4.沒出家的人;世俗:僧俗。還俗。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學】:1.學習:學技術。勤工儉學。我跟著他學了許多知識。2.模仿:他學杜鵑叫,學得很像。3.學問:治學。才疏學淺。博學多能。4.指學科:數學。物理學。政治經濟學。5.學校:小學。大學。上學。6.姓。
其次,“兩個翅膀論”故意在嚴肅文學、通俗文學與低俗文學之間制造混亂,故意曲解“五四”新文學一步步民族化、通俗化,雅俗共賞的歷史,為低俗文學鳴鑼開道。
比如通俗文學過去一向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學史幾乎不涉及它,但現在,許多研究者都認為新文學與通俗文學不是敵對關系,而是互補關系。
文章主要探討了新時期“通俗文學”勃興的社會條件,及其發展勢頭越來越猛的原因和文化價值。
武俠文學是中國傳統小說的一種類型,在通俗文學領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對通俗文學的研究,始于對其社會影響力的重視而非藝術特征的理論考察。
中國現代文學中,從精英文學到通俗文學都使用了入話的手法,催動了中國現代小說敘事技巧的革新。
作為一種新型通俗文學,玄幻文學一直以來都與新媒體有著密切的聯系。
當今在通俗文學中有一種傾向,就是薄荷一詞成為一個很通用的說法。
魏特坎普說,雖然科幻小說一開始只不過是通俗文學而已,但到了20世紀初,對太空旅行有興趣的人們也開始閱讀科幻小說。
與意識形態的關系一直是通俗文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