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畫的字
19畫的字有:警、爆、疆、簿、顫、攀、靡、藻、蹲、孽、蟹、瓣、攢、麓、蟾、瀛、蠓、羹、驥、醮、蹬、醯、鱉、麒、曝、瀚、魑、蠖、靄、簸、躥、蘑、巔、讖、蹶、羸、蹭、鞴、顗、黼、蠊、籟、蘧、纘、髕、鼗、癬、醭、藿、蘅、鏖、蹴、鰻、鞲、襦、霪、酃、艨、躕、類等。
漢字 | 拼音 | 解釋 |
---|---|---|
警 | jǐng | 1.戒備:警惕。警戒。2.(感覺)敏銳:機警。警覺。3.使人注意(情況嚴重);告誡:警報。警告。警世。懲一警百。4.危險緊急的情況或事情:火警。報警。5.警察的簡稱:民警。武警。交通警。6.姓。 |
爆 | bào | 1.猛然炸裂:爆炸。爆破。2.出人意料地出現或發生:爆冷門。爆滿。3.一種烹飪方法。一般是把原料放入坐在旺火上的沸油鍋中急炒過油,隨后放進調料再翻炒幾下出鍋。北方也指把牛肚一類的原料放入沸水中略煮。 |
疆 | jiāng|qiáng | [jiāng]1.地域,領域,邊界:疆土。疆宇(國土)。疆界。疆場(戰場)。疆陲(邊境)。邊疆。海疆。2.極限:萬壽無疆。3.劃分界限:“楚子疆之”。[qiáng]古同“彊(強)”,強大。 |
簿 | bù|bó | [bù]1.本子,冊籍:簿冊。簿記。簿籍。簿錄。2.古代稱公文、案卷:對簿公堂。3.古代的儀仗侍從:簿伍。鹵簿(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時的儀仗隊。次序排列嚴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4.笏。[bó]古同“箔”,養蠶席。 |
顫 | chàn|zhàn | [chàn]顫動;發抖:顫抖。聲音發顫。兩腿直顫。[zhàn]發抖。 |
攀 | pān | 1.抓住東西向上爬:攀登。攀樹。攀著繩子往上爬。2.用手拉;抓住:攀折。攀緣。3.指跟地位高的人結親戚或拉關系:高攀。攀龍附鳳。攀上了一門好親戚。4.設法接觸;牽扯:攀談。攀扯。攀供。你自己的事兒,別總攀著別人。5.姓。 |
靡 | mí | [mí]浪費:靡費。奢靡。[mǐ]1.倒下:望風披靡。2.沒有:靡事不為(什么工作都干)。 |
藻 | zǎo | 1.藻類植物:水藻。海藻。2.泛指生長在水中的綠色植物,也包括某些水生的高等植物,如金魚藻、貍藻等。3.華麗的文辭:辭藻。4.姓。 |
蹲 | dūn | [dūn]1.兩腿盡量彎曲,像坐的樣子,但臀部不著地:兩人在地頭蹲著談話。2.比喻待(dāi)著或閑居:他整天蹲在家里不出門。[cún]腳猛然著地,因震動而使腿或腳受傷:蹲了腿。 |
孽 | niè | 1.邪惡:妖孽。2.罪惡:造孽。罪孽。3.不忠或不孝:孽臣。孽子。 |
蟹 | xiè | 節肢動物。有螃蟹、石蟹、梭子蟹等。 |
瓣 | bàn | 1.花瓣:梅花有五個瓣兒。2.植物的種子、果實或球莖可以分開的小塊兒:豆瓣兒。橘子瓣兒。蒜瓣兒。3.物體自然地分成或破碎后分成的部分:四角八瓣兒。碗摔成幾瓣兒。4.瓣膜的簡稱。5.用于花瓣、葉片或種子、果實、球莖分開的小塊兒:兩瓣兒蒜。把西瓜切成四瓣兒。 |
攢 | zǎn|cuán | [zǎn]積聚;儲蓄:攢糞。攢錢。[cuán]1.湊集;聚攏:攢聚。攢土。2.用現成的零件自行拼裝:攢一輛自行車。我這臺電腦是自己攢的。 |
麓 | lù | 山腳:山麓。泰山南麓。 |
蟾 | chán | 蟾蜍:劉海戲金蟾。 |
瀛 | yíng | 大海:東瀛(東海,借指日本)。 |
蠓 | měng | 昆蟲,種類很多,成蟲很小,褐色或黑色,觸角細長,翅短而寬。某些雌蠓吸食人畜的血液。有些蠓能傳染疾病。 |
羹 | gēng | 用蒸、煮等方法烹制的糊狀或帶濃汁的食品:雞蛋羹。 |
驥 | jì | 1.好馬:按圖索驥。2.比喻賢能。 |
醮 | jiào | 1.古代結婚時用酒祭神的禮節。2.指女子嫁人。3.指僧道設壇祭神:打醮。 |
蹬 | dēng | [dēng]1.腿和腳向腳底的方向用力:蹬水車。蹬三輪兒。2.踩;踏:蹬在窗臺上擦玻璃。3.穿(鞋、褲子等):腳蹬長筒靴。蹬上褲子。[dèng]見〖蹭蹬〗(cèngdèng)。 |
醯 | xī | 1.醋。2.酰(xiān)的舊稱。 |
鱉 | biē | 爬行動物,形狀像龜,吻尖長,背甲橢圓形,上有軟皮,生活在水中。也叫甲魚或團魚,俗稱王八。 |
麒 | qí | 〔麒麟〕簡稱麟。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體形像鹿,頭上有角,身有鱗甲,尾像牛尾。古人拿它象征祥瑞。 |
曝 | pù|bào | [pù]曬:一曝十寒。[bào]1.使照相底片或感光紙感光。2.比喻隱秘的事(多指不光彩的)顯露出來,被眾人知道:事情在報上曝后,引起了轟動。‖也作暴光。 |
瀚 | hàn | 廣大:浩瀚。 |
魑 | chī | 〔魑魅〕古代傳說中躲在深山密林里害人的妖怪:魑魍(wǎng)魎(liǎng)(現指專門危害人民的各種壞人)。魅(mèi)。 |
蠖 | huò | 1.見〖尺蠖〗。2.姓。 |
靄 | ǎi | 云氣;霧氣:暮靄︱煙靄。 |
簸 | bò|bǒ | [bò]〔簸箕〕用來簸糧食或撮垃圾等的一種器具。用竹篾、柳條、鐵皮、塑料等制成。[bǒ]用簸(bò)箕上下顛動,揚去糧食中的糠秕、塵土等雜物。 |
躥 | cuān | 1.向上、向前猛跳:貓躥上房去了。躥得老遠。2.噴射;噴發:鼻子躥血。火苗呼呼往上躥。 |
蘑 | mó | 蘑菇,食用傘菌類的通稱:口蘑。松蘑。 |
巔 | diān | 山頂:珠峰之巔。 |
讖 | chèn | 迷信的人指將來要應驗的預言、預兆:讖語。 |
蹶 | jué|juě | [juě]見〔尥蹶子〕[jué]跌倒。比喻失敗或挫折:一蹶不振。 |
羸 | léi | 1.瘦:羸弱。羸瘦。2.疲勞:羸憊。羸頓。3.姓。 |
蹭 | cèng | 1.摩;擦:蹭破了皮。留神蹭油。2.緩慢向前移動:一步一步往前蹭。 |
鞴 | bèi | 把鞍轡(pèi)等套在牲口上:鞴馬。 |
顗 | yǐ | 1.安靜。2.莊重恭謹的樣子。 |
黼 | fǔ | 古代禮服上繡的黑白相間的花紋。 |
蠊 | lián | 見〖蜚蠊〗。 |
籟 | lài | 1.古代管樂器。屬簫類,后稱排簫。2.從孔穴里發出的聲音。也泛指聲音:萬籟俱寂(一點聲音都沒有)。 |
蘧 | qú | 1.驚喜的樣子。2.姓。 |
纘 | zuǎn | 繼承。 |
髕 | bìn | 1.膝蓋骨。2.古代一種除去膝蓋骨的酷刑。 |
鼗 | táo | 撥浪鼓。 |
癬 | xuǎn | 傳染性皮膚病。由霉菌感染引起。侵入皮膚、毛發和指(趾)甲。患處常發癢。分白癬、黃癬等。有些癥狀與癬類似的皮膚病也稱癬,如牛皮癬。 |
醭 | bú | 醋、醬油等表面生出的白色的霉。 |
藿 | huò | 豆類作物的葉子。 |
蘅 | héng | 〔蘅蕪〕一種香草。 |
鏖 | áo | 艱苦而激烈地戰斗:鏖戰。赤壁鏖兵。 |
蹴 | cù | 1.踢:蹴鞠(踢球)。2.踏:蹴踏。一蹴而就。 |
鰻 | mán | 〔鰻鱺〕也叫白鱔。魚類。蛇形,體長可達1米,鱗已退化。中國沿海及江湖中均有分布。 |
鞲 | gōu | 同“”。 |
襦 | rú | 1.短衣;短襖。2.小孩的圍嘴兒。 |
霪 | yín | 見〖淫雨〗(霪雨)。 |
酃 | líng | 酃縣,地名。在湖南東部。今改作炎陵縣。 |
艨 | méng | 〔艨艟〕也作蒙沖。古代的一種戰船。 |
躕 | chú | 見〔踟躕〕 |
類 | lèi | 同“類”。 |
* 網站為您提供19畫的漢字有哪些,19畫的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