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浸怎么讀 浸的意思

    “浸”字共有1個讀音: [jìn]  
    浸
    漢字
    讀音 [jìn]
    注音 ㄐㄧㄣˋ
    部首 [氵]  三點水
    筆畫 總筆畫:10 部外:7
    異體字 ? ? ?? ?? ?? ?? ?? ?? ?? ??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6D78
    其它編碼 五筆:ivpc 倉頡:esme 鄭碼:vxwx 四角:37147
    筆順編碼 4415114554
    筆順筆畫 丶丶一フ一一丶フフ丶
    筆順名稱 點 點 提 橫折 橫 橫 點 橫撇/橫鉤 橫撇/橫鉤 捺

    浸字的意思

    1.泡在液體里:浸種。放在開水里浸一浸。

    2.液體滲入或滲出:衣服讓汗浸濕了。

    3.逐漸:友情浸厚。

    浸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jìn ㄐㄧㄣˋ

    泡,使滲透:浸泡。浸透。浸種(zhóng )。浸漬。浸沒(mò)。沉浸(亦稱“浸沉”)。逐漸:浸染。浸漸。浸潤。

    英語 soak, immerse, dip, percolate

    德語 durchtr?nken, durchdringen

    法語 tremper,imbiber

    浸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Jìn

    〈名〉

    (1) (形聲。從水,籀文寢聲。本義:古水名。浸水) 同本義 [Jin River]

    浸,浸水也。出 魏郡 武安東北,入 呼沱水。——《說文》。 朱駿聲按,出今 河南彰德府武安縣,入 虖沱河。

    (2) 又如:巨浸(大湖)

    詞性變化

    jìn

    〈動〉

    (1) 泡在水里,被水滲入 [immerse;steep;soak]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詩·曹風·下泉》

    其浸五湖。——《周禮·職方氏》

    浸淵之草。——《呂氏春秋·木味》

    (2) 又如:浸淬(把金屬工件燒紅,然后浸入水中急速冷卻,以增加其硬度或改變其物理、化學性能);浸蝕(因液體浸泡而腐蝕或損傷);浸濡(因受水漬而濕透)

    (3) 灌溉 [irrigate]

    一日浸百畦。——《莊子·天地》

    (4) 又如:浸溉(灌溉);浸水(用水灌溉,泡水,置于水中)

    (5) 滲入;滲透 [permeate]

    浸潤之譖。——《論語·顏淵》。皇疏:“浸淵,猶漸漬也。”

    上漏下濕,潤浸北房。——《淮南子·原道》

    (6) 又如:浸浸(汗、水等滲出貌)

    (7) 淹沒 [flood]

    別時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8) 又如:浸包(包容);浸害(指澇災);浸漫(猶彌漫,多指水;漲溢);浸蕩(侵蝕沖蕩)

    (9) 比喻處于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 [be at]。如:浸沉;浸涵(沉浸涵泳);浸想(謂仔細深入地觀察思考);浸溺(沉溺)

    (10) 浸染,熏陶 [inoculate]。如:浸洽(浸潤熏陶);浸薰(浸漬熏灼。謂逐漸敗壞)

    (11) 滋潤。喻施恩惠 [moisten]

    澤浸昆蟲。——張衡《東京賦》。注:“潤也。”

    (12) 又如:浸潭(浸潤廣衍);浸育(浸毓。滋潤養育);浸漉(浸潤。喻恩澤下施);浸澤(潤澤。喻普施恩譯)

    (13) 通“潛” [go out in secret]。如:浸行(潛行,秘密出行)

    (14) 仔細看 [see carefully]

    乃始攬物引類,覽取撟掇,浸想宵類…引人之意,系之無極。——《淮南子》

    jìn

    〈副〉

    漸漸 [gradually]。如:浸盛(浸強。逐漸強盛);浸疏(逐漸疏遠);浸潤不行(不受浸染);浸淫(逐漸。形容分量漸漸增加)

    jìn

    若,假使 [if]。如:浸令(假使;即使);浸使(假使);浸假(假令,假如)

    浸字的辭典解釋

    浸ㄐㄧㄣˋjìn 動

    漬、泡在液體中。如:「浸泡」、「浸漬」。

    滲透。《淮南子·原道》:「上漏下濕,潤浸北房。」唐·楊烱〈送豐城王少府〉詩:「離亭隱喬樹,溝水浸平沙。」

    漸漸、逐漸。如:「浸漸」。《后漢書·卷八八·西域傳》:「雖有降首,曾莫懲革,自此浸以疏慢矣。」《金史·卷八三·張浩傳》:「其后奢用浸廣,蓋汝霖有以導之云 。」

    浸ㄐㄧㄣ?jīn

    (一)?之又音。

    康熙字典解釋

    浸【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7畫

    〔古文〕??《唐韻》《集韻》《正韻》??子鴆切,音祲。漬也。《詩·曹風》浸彼苞稂。

    又潤也。《詩·小雅》浸彼稻田。

    又漸也。《易·臨卦》剛浸而長。

    又沒也。《史記·趙世家》城不浸者三版。

    又涵也,沈也,澤之總名也。《莊子·逍遙遊》大浸稽天。《周禮·夏官·職方氏》揚州其浸五湖。

    又通作湛。《禮·內則》湛諸美酒。

    又《廣韻》七林切《集韻》千尋切,??音侵。浸淫,漸漬也。《王褒·洞簫賦》浸淫叔子遠其類。或作濅寖。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寖【卷十一】【水部】

    水。出魏郡武安,東北入呼沱水。從水??聲。??,籒文??字。子鴆切

    說文解字注

    (寖)濅水。出魏郡武安。東北入呼沱水。魏郡武安、二志同。今河南彰德府武安縣縣西南五十里有武安城。前志武安下曰。?水東北至信都國東昌入虖池河。過郡五。行六百一十里。從水、??聲。子鴆切。七部。按沈浸、浸淫之字多用此。??作浸。??、籒文??。見宀部。

    浸字組詞

    浸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浸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