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小學生的詞語
形容小學生的詞語:1. 萌萌噠;2. 純真無邪;3. 活潑可愛;4. 調皮搗蛋;5. 天真爛漫;6. 純真天使;7. 靈動可愛;8. 快樂天使;9. 天真無邪;10. 機靈活潑;11. 愛玩耍;12. 聰明伶俐;13. 天真可愛;14. 活力四射;15. 熱情開朗;16. 無憂無慮;17. 稚氣未脫;18. 熊孩子;19. 小鬼頭;20. 水靈靈
形容小學生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小學生 | 小學生 (在小學讀書的學生)小學生,指正在小學上學的學生,亦指某類成年人的想法和思維方式與同齡人相差甚遠甚至背道而馳,對事物的認知和思考能力如孩子一般幼稚、單純。 |
小學生 | 小學生 (在小學讀書的學生)小學生,指正在小學上學的學生,亦指某類成年人的想法和思維方式與同齡人相差甚遠甚至背道而馳,對事物的認知和思考能力如孩子一般幼稚、單純。 |
學生 | 學生 (基礎含義)學生(student)一般指正在學校、學堂或其他學習地方受教育的人,而在研究機構或工作單位(如醫院、研究所)學習的人也自稱學生,以前與學生的性質相似的還有徒弟、弟子等等。根據學習的不同階段,我們可以把學生分為:幼兒園學生、小學生、中學生(初中生、高中生、中專生)、高等院校學生(專科生/高職生、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等。 |
流生 | 流生 流生:詞語 流生:歌曲 流生 (詞語)流生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liú shēng,指非正常原因導致失學的中小學生。 |
小學 | 小學 (進行初等教育的學校)小學,是人們接受初等正規教育的學校,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發展,在其前又開設了幼兒園。一般6-12歲為小學適齡兒童,現階段小學階段教育的年限為6年,有些地方仍是5年。小學教育階段后為中學教育階段。 2016年,全國共有普通小學17.8萬所,比上年減少1.3萬所。全國小學招生1752.5萬人,比上年增加23.4萬人,增長1.4%;其中,城市小學招生591.8萬人,同比增加34.2萬人,增長6.1%。小學在校生9913.0萬人,同比增加220.8萬人,增長2.3%。 |
學生 | 學生 (基礎含義)學生(student)一般指正在學校、學堂或其他學習地方受教育的人,而在研究機構或工作單位(如醫院、研究所)學習的人也自稱學生,以前與學生的性質相似的還有徒弟、弟子等等。根據學習的不同階段,我們可以把學生分為:幼兒園學生、小學生、中學生(初中生、高中生、中專生)、高等院校學生(專科生/高職生、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等。 |
挑試 | 挑試 選題考試 宋 趙昇 《朝野類要·神童》:“十歲以下能背誦,挑試一經或兩小經,則可以應補州縣小學生。” |
寶葫蘆的秘密 | 寶葫蘆的秘密 《寶葫蘆的秘密》是一部由朱家欣、鐘智行聯合執導,梁詠琪、朱祺隆主演,陳佩斯參與配音的真人動畫片。影片由華特迪士尼公司、香港先濤電影娛樂有限公司以及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三方共同制作拍攝,改編自中國兒童文學作家張天翼的同名作品。 影片講述了小學生王葆通過一只能實現任何愿望的寶葫蘆的幫助獲得成功的一系列事件以后,最終明白想要獲得成功和別人的認可,只有通過自身的努力的故事。本片于2007年6月29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
挑試 | 挑試 選題考試 宋 趙升 《朝野類要·神童》:“十歲以下能背誦,挑試一經或兩小經,則可以應補州縣小學生。” |
咂嘴弄唇 | 咂嘴弄唇【解釋】表示驚奇或為難。【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王舉人]眼看見那小學生的仿紙上的名字是荀玫,不覺就吃了一驚;一會兒咂嘴弄唇的,臉上做出許多怪物像。” |
咂嘴弄脣 | 【解釋】表示驚奇或為難。【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王舉人]眼看見那小學生的仿紙上的名字是荀玫,不覺就吃了一驚;一會兒咂嘴弄唇的,臉上做出許多怪物像。” |
小學 | 小學 (進行初等教育的學校)小學,是人們接受初等正規教育的學校,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發展,在其前又開設了幼兒園。一般6-12歲為小學適齡兒童,現階段小學階段教育的年限為6年,有些地方仍是5年。小學教育階段后為中學教育階段。 2016年,全國共有普通小學17.8萬所,比上年減少1.3萬所。全國小學招生1752.5萬人,比上年增加23.4萬人,增長1.4%;其中,城市小學招生591.8萬人,同比增加34.2萬人,增長6.1%。小學在校生9913.0萬人,同比增加220.8萬人,增長2.3%。 |
高級小學 | 高級小學 高級小學是指英國介于初等教育與中等教育間的一種中間教育機構。1870 年后在初等教育逐漸擴展、中等教育供不應求的狀況下應運而生。學校單獨設立,亦可附設于小學(稱小學高級部)。大多設于鄉村。其招生工作一般由考試委員會主持,入學考試科目通常為英語、算術,有時加考史地和自然。 |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世大運,英語:Universiade),由“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英語: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ports Federation;法語: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u Sport Universitaire)主辦,只限在校大學生和畢業不超過兩年的大學生(年齡限制為17-28歲)參加的世界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始辦于1959年,其前身為國際大學生運動會,素有“小奧運會”之稱。 截止至2009年3月,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已舉辦過25屆。2011年8月7日,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城市火炬傳遞在深圳舉行。 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2021年8月8日至19日在成都舉辦 |
百分制 | 百分制 百分制就是指滿分為100分的考試,小學一般都采用百分制。2013年8月22日,教育部公布了《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的征求意見稿,其中包括全面取消百分制規定。 |
留學生 | 留學生 留學生一詞起源于中國唐朝時期中日文化交流,意為當遣唐使回國后仍然留在中國學習的日本學生,現在泛指留居外國學習或研究的學生。 教育部數據顯示,2015年度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2.37萬人,回國40.91萬人,較上一年增長了12.1%。而在從1978年到2015年底的37年間,走出國門的留學生累計達404.21萬人,畢業后回國發展的占79.87%。 |
小學子 | 見"小學生"。 |
愛的教育 | 愛的教育 (埃迪蒙托·德·亞米契斯著長篇小說)《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亞米契斯創作的長篇日記體小說,首次出版于1886年。 《愛的教育》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寫的是一個小學四年級學生安利柯一個學年的生活,期間穿插著老師每月給學生講述的“故事”,還有父母為他寫的許多具有啟發意義的文章。 《愛的教育》光在意大利就印行一百多版,銷量達一千多萬冊,并被譯成多種文字。這部作品還被多次改編成動畫片和故事片,繪成精美的畫報。 |
愛的教育 | 愛的教育 (埃迪蒙托·德·亞米契斯著長篇小說)《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亞米契斯創作的長篇日記體小說,首次出版于1886年。 《愛的教育》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寫的是一個小學四年級學生安利柯一個學年的生活,期間穿插著老師每月給學生講述的“故事”,還有父母為他寫的許多具有啟發意義的文章。 《愛的教育》光在意大利就印行一百多版,銷量達一千多萬冊,并被譯成多種文字。這部作品還被多次改編成動畫片和故事片,繪成精美的畫報。 |
勤工助學 | 勤工助學 勤工助學(或勤工儉學),指學生在學校的組織下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勞動取得合法報酬,用于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的實踐活動,是學校學生資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有效途徑。 有些地方也稱稱之為工讀或工讀生,半工半讀或半工讀。 2018年9月,教育部、財政部公布《高等學校勤工助學管理辦法(2018年修訂)》,明確規定將大學生參加校內勤工助學臨時崗位的時薪,從2007年的不低于8元/小時提高到不低于12元/小時。 |
學年論文 | 學年論文 學年論文一譯“課程論文”。指高等學校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師范類專業本科學生在教學計劃規定的某一學期內,在教師指導下就給定的課題獨立進行研究所寫出的小論文。其撰寫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已學課程的理論和知識解決實際與理論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接受查閱、評述文獻,制定研究方案及計算、論證、撰寫論文等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論文題目由教師下達,因人而異,應是學生在掌握已學課程內容的基礎上可以解決的小型綜合性實際問題或理論問題。撰寫期間,教師須及時檢查、了解學生的工作情況,并給予必要的啟發和指導。 |
四門學 | 四門學 國立學校名。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在洛陽立國子、太學、四門小學。四門學始此。北齊改四門小學置,隸國子監,設博士、助教各二十員,學生三百人,教授學生五經文字。隋朝沿置,博士、助教各五員,學生三百六十人。文帝開皇十三年(593)罷。唐復置,隸國子監,設士、助教各六人,直講四人,學生一千三百人,五百人為七品以上及侯伯子男之子,八百人為庶人子弟之俊異者。宋亦曾置。亦稱“四門館”。 |
學區 | 學區 一個學區通常包括一到若干所公立學校,小的學區可能只設有一所小學,大的學區可能設有幾所小學或中學,設有多所學校的學區,為方便學童就近入學。學生以鄰近區域就近入學為原則。 |
高級小學 | 高級小學 高級小學是指英國介于初等教育與中等教育間的一種中間教育機構。1870 年后在初等教育逐漸擴展、中等教育供不應求的狀況下應運而生。學校單獨設立,亦可附設于小學(稱小學高級部)。大多設于鄉村。其招生工作一般由考試委員會主持,入學考試科目通常為英語、算術,有時加考史地和自然。 |
初中生 | 初中生 (初中學生)初中生(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是指正在初級中學學習的學生,也泛指青春期早期的一個階段。 初中,是中學階段的初級階段,初中一般是3年,但也有些地區是4年(相對于小學就是5年或6年),包括初一、初二和初三。有些地區稱之為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在臺灣,國中生是相當于大陸的初中生的一種說法。初級中學是青春期的開始,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最后3個年頭,是走向高級中學過渡的一個階段。 |
畢業生 | 畢業生 《畢業生》根據查爾斯·韋伯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由邁克·尼科爾斯執導,達斯汀·霍夫曼、安妮·班克羅夫特等主演。該片于1967年12月21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通過描寫大學畢業生本恩的愛情經歷,體現了青年人的成長以及對成年人社會的奮起反抗。1968年該片獲得了第25屆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第40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提名等獎項。 畢業生 (漢語詞語)畢業生,意思是在學校或訓練班學習期滿,達到規定的要求,準予結業的學生或學員。 |
廩生 | 廩生 廩膳生員,科舉制度中生員名目之一。明府、州、縣學生員最初每月都給廩膳,補助生活。名額有定數,明初府學四十人,州學三十人,縣學二十人,每人月給廩米六斗。清沿其制,經歲、科兩試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廩名義。名額因州、縣大小而異,每年發廩餼銀四兩。廩生須為應考的童生具結保證無身家不清及冒名頂替等弊。 |
廩生 | 廩生 廩膳生員,科舉制度中生員名目之一。明府、州、縣學生員最初每月都給廩膳,補助生活。名額有定數,明初府學四十人,州學三十人,縣學二十人,每人月給廩米六斗。清沿其制,經歲、科兩試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廩名義。名額因州、縣大小而異,每年發廩餼銀四兩。廩生須為應考的童生具結保證無身家不清及冒名頂替等弊。 |
畢業生 | 畢業生 《畢業生》根據查爾斯·韋伯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由邁克·尼科爾斯執導,達斯汀·霍夫曼、安妮·班克羅夫特等主演。該片于1967年12月21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通過描寫大學畢業生本恩的愛情經歷,體現了青年人的成長以及對成年人社會的奮起反抗。1968年該片獲得了第25屆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第40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提名等獎項。 畢業生 (漢語詞語)畢業生,意思是在學校或訓練班學習期滿,達到規定的要求,準予結業的學生或學員。 |
沈心工 | 沈心工 沈心工(1870-1947),學堂樂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國音樂教育家,上海人。原名沈慶鴻,字叔逵,筆名心工。幼年在家塾受教,1890年底中秀才,1895年執教于上海圣約翰書院,1896年考入南洋公學師范班;1902年4月東渡日本,進東京弘文學院學習。1903年回國,任職于南洋公學。他從日本學校的音樂教育中得到啟發,一生致力于音樂教育,曾在日本留學生中組織了“音樂講習會”研究樂歌創作,所編歌曲題材廣泛、內容淺顯易懂,且成為最早使用白話文進行歌詞寫作的音樂教育家。其代表作有歌曲《體操─兵操》(又名《男兒第一志氣高》)、《黃河》等,出版樂歌集《學校唱歌集》等;此外,沈心工還創設唱歌課,并且多處教授、推廣。沈心工是中國近代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初創時期最早的音樂教師,一生作有樂歌180余首,多數是采用外國歌曲的曲調,少數采用中國傳統民歌填詞或專門作曲,為學堂樂歌運動做出了突出貢獻。 |
地學夏令營 | 中小學生利用暑期進行的地學科技活動。主要內容是對自然現象進行觀察與探索。以野外活動為主,常涉及山、川、湖、海、石洞、礦產等知識,和旅游聯系較密切,是深受中小學生喜愛的科學普及活動。 |
學籍 | 學籍 學籍是指一個學生屬于某學校的一種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資格,登記學生姓名的冊子,專指作為某校學生的資格。2013年9月1日起,全國已經初步建立了小中大學籍的信息管理系統。 |
一年生 | 一年生 《一年生》是由泰國GMM TV出品,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由皮拉瓦·山坡提拉(Krist)、巴拉奇亞·魯洛(Singto)主演的泰國青春校園題材電視劇。講述了泰國某大學工程學院大三學生Arthit與大一新生Kongphop在新生訓練和學校生活相處中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該劇第一季于2016年8月20日播出,由泰國ONE 31臺播出(周六晚十點),lineTV(0點網絡上更新)每周六播出一集,共15集正劇,一集花絮。 該劇第二季于泰國當地時間2017年12月9開始播出。 一年生 (詞語)指在當年之內完成全部生長周期(種子發芽、生長出根、莖、葉,開花,結果,植物體枯萎死亡)的植物,如大豆、花生、水稻、玉米等農作物皆是一年生。 |
離校生 | 離校生 離校生 líxiàoshēng [school leaver] 新離校的(中小學)學生,常指未畢業的 |
生員 | 生員 生員是指唐國學及州、縣學規定學生員額。明、清指經本省各級考試入府、州、縣學者,通名生員,俗稱秀才,亦稱諸生。生員常受本地教官(即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等)及學政(明為學道)監督考核。 生員的名目分廩膳生、增廣生、附生,初入學為附學生員,廩、增有定額,據歲考、科試成績遞補。 |
生員 | 生員 生員是指唐國學及州、縣學規定學生員額。明、清指經本省各級考試入府、州、縣學者,通名生員,俗稱秀才,亦稱諸生。生員常受本地教官(即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等)及學政(明為學道)監督考核。 生員的名目分廩膳生、增廣生、附生,初入學為附學生員,廩、增有定額,據歲考、科試成績遞補。 |
同學 | 同學 (漢語詞語)同學,又稱同窗,是指在共同環境下一起學習一群學生。可小分為同班同學、同級同學和同校同學等。 同學通常指曾經于同一時間在一起學習的人,而并非與自己同時在學的校友,一般比自己較高年級的同學稱為學長、學姊,比自己較低年級的同學稱為學弟、學妹,一般而言同學友誼比較純樸,沒有重大的利益權力的競爭,因此不少人與同學成為好友,甚至知己、密友。 |
留學生 | 留學生 留學生一詞起源于中國唐朝時期中日文化交流,意為當遣唐使回國后仍然留在中國學習的日本學生,現在泛指留居外國學習或研究的學生。 教育部數據顯示,2015年度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2.37萬人,回國40.91萬人,較上一年增長了12.1%。而在從1978年到2015年底的37年間,走出國門的留學生累計達404.21萬人,畢業后回國發展的占79.87%。 |
二部制 | 二部制 二部制,讀音èr bù zhì。詞語,是一種教學組織形式。指學校把學生分兩部分輪流在校上課。 |
朗讀 | 朗讀 朗讀(reading aloud),是一種出聲的閱讀方式,它是小學生完成閱讀起點的基本功;就語言學習而言,無論中文還是英文等任何語言學習,朗讀是最重要的。 |
學監 | 學監 學監 ,我國舊時學校里監督、管理學生的人員。 |
學費 | 學費 學費,指辦學的經費;學校規定的學生在校學習應繳納的費用。 |
朗讀 | 朗讀 朗讀(reading aloud),是一種出聲的閱讀方式,它是小學生完成閱讀起點的基本功;就語言學習而言,無論中文還是英文等任何語言學習,朗讀是最重要的。 |
古文字學 | 古文字學 (概念)古文字學是以古漢字和各種古漢字資料為研究對象的學科。 在中國﹐對古文字的研究開始得很早﹐但是﹐長期以來是包含在作為“小學”一部分的傳統文字學和以古銅器和碑刻等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金石學里的﹐一直到20世紀才有“古文字學”的名稱。人們所說的古文字學﹐內容并不一致﹐大體上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 |
學童 | 學童 學童,讀音xué tóng,漢語詞語,指年幼的學生。 |
放任自流 | 放任自流【解釋】聽憑自然的發展,不加領導或過問。【出處】《淮南子·修務訓》:“夫地勢水東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谷得遂長。聽其自流,待其自生,則鯀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示例】對中小學生的校外活動,要加強輔導,不能~。【近義詞】聽之任之、任其所為【反義詞】防微杜漸、防患未然【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
小學子 | 見"小學生"。 |
小明 | 小明 (人物代稱)小明是人物的代稱,因這個名字天生有冷笑話的氣質,又在學校時以說冷笑話出名,因此成為很多笑話中的主角名字,常出現于小學初中作文、英語、數學題、物理題、化學題和笑話中。此名擁有極為悠久的歷史內涵,在中國的各種“名著”上皆有出現,體現了中國豐富的華夏文明,甚至一度代表中國沖出亞洲,成為了”最有影響力的名字“之一。他不辭辛苦地活躍在各種應用題、作文中,是小學課本甚至是題海中當之無愧的頭號男主角。且常常與小王,小強,小花,小紅,小剛,小東、小華、小茹、小曹合作學習,并稱數學界十大金剛。如今,又一新生代小柯和小妍在科學領域風生水起。他活躍的在數學題中跳來跳去,欺負我們廣大學生,并且名字廣用 ,叫什么什么明的人好可憐的說! |
年級 | 年級 年級是一個漢語詞語。含義是:學校中依據學生修業年限分學生為若干級謂之年級。如我國現行學制一般規定小學修業年限為六年,學校中就編為六個年級。學生入學第一學年為一年級,第二學年升入二年級,馀類推。同一年級學生人數多者,再分成若干班,中小學一般分五十人為一班。 |
年級 | 年級 年級是一個漢語詞語。含義是:學校中依據學生修業年限分學生為若干級謂之年級。如我國現行學制一般規定小學修業年限為六年,學校中就編為六個年級。學生入學第一學年為一年級,第二學年升入二年級,馀類推。同一年級學生人數多者,再分成若干班,中小學一般分五十人為一班。 |
學年論文 | 學年論文 學年論文一譯“課程論文”。指高等學校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師范類專業本科學生在教學計劃規定的某一學期內,在教師指導下就給定的課題獨立進行研究所寫出的小論文。其撰寫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已學課程的理論和知識解決實際與理論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接受查閱、評述文獻,制定研究方案及計算、論證、撰寫論文等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論文題目由教師下達,因人而異,應是學生在掌握已學課程內容的基礎上可以解決的小型綜合性實際問題或理論問題。撰寫期間,教師須及時檢查、了解學生的工作情況,并給予必要的啟發和指導。 |
勤工助學 | 勤工助學 勤工助學(或勤工儉學),指學生在學校的組織下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勞動取得合法報酬,用于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的實踐活動,是學校學生資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有效途徑。 有些地方也稱稱之為工讀或工讀生,半工半讀或半工讀。 2018年9月,教育部、財政部公布《高等學校勤工助學管理辦法(2018年修訂)》,明確規定將大學生參加校內勤工助學臨時崗位的時薪,從2007年的不低于8元/小時提高到不低于12元/小時。 |
四門學 | 四門學 國立學校名。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在洛陽立國子、太學、四門小學。四門學始此。北齊改四門小學置,隸國子監,設博士、助教各二十員,學生三百人,教授學生五經文字。隋朝沿置,博士、助教各五員,學生三百六十人。文帝開皇十三年(593)罷。唐復置,隸國子監,設士、助教各六人,直講四人,學生一千三百人,五百人為七品以上及侯伯子男之子,八百人為庶人子弟之俊異者。宋亦曾置。亦稱“四門館”。 |
學區 | 學區 一個學區通常包括一到若干所公立學校,小的學區可能只設有一所小學,大的學區可能設有幾所小學或中學,設有多所學校的學區,為方便學童就近入學。學生以鄰近區域就近入學為原則。 |
開學 | 開學 (MC靚小偉發布專輯開學)《開學》是MC靚小偉發布的原創專輯,后被快手的網絡麥手翻唱,在各大平臺播放上百萬! MC靚小偉的《開學》獨家首發酷我音樂。 開學 (漢語詞語)開學,漢語解釋有開設學校、啟作學者、學期開始三個釋義。但在日常生活中用的比較多的是學期開始。現代漢語中開學通常指學生們經過假期的休息之后,重新返回學校繼續學習。根據國家與學制不同,每年的開學日會有2-4個,代表一個新學年開始的開學日一般會進行儀式。 |
村球 | 村球 該村建有小學 1 所,校舍建筑面積 4802.4 平方米,擁有教師 30人,在校學生1195人,距離廠口鄉中學2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85 人,其中小學生1195人,中學生290人。 村球 : cūn qiú 1.指古代民間球賽所用的球。人口 |
輟學 | 輟學 輟學字面意思是中途停止上學,指學生沒有完成規定學業發生的中途退學行為。在中國農村存在相當數量的輟學現象,而因家庭困難無力支付學費則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包括城市和農村,輟學現象也十分嚴重。如有的學生學習跟不上的,自己產生厭學情緒而輟學;另一方面,家長對學生的成績有了認識,認為孩子升學沒了希望,不如回家就業因而輟學。從發生輟學的時間階段來看,不論是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都有相當程度的輟學現象發生。 2018年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布通知,根據通知,每學期開學后一周內,學校對未報到的學生登記造冊并逐一核實原因,做好輟學學生勸返復學工作。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或造成輟學的,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司法部門依法發放相關司法文書,敦促其保證輟學學生盡早復學;情節嚴重或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
教室 | 教室 (場所)教室〔jiào shì,Classroom〕,是教師向學生傳授課業的場所。它是一間由前面是講臺、后面是座位的大房間構成。靠講臺的墻上有黑板或白板,是教師講課、布置作業的地方。后面是學生的座位。在中國,中小學的課桌布置一般有四組,每組有八至九桌,每桌坐兩個學生。 |
校服 | 校服 (學生服裝)校服(拼音:xiào fú)是學校規定的統一樣式的學生服裝,中小學學生普遍穿著。 校服最早起源于歐洲。學校為了規范管理,統一的著裝。一般在學校的重大活動中會要求學生統一著裝,一般學校校服有該校校徽,也直接影響到學校形象。在學校的日常生活中,穿上校服能夠展現學生精神抖擻、活力飛揚的一面,也是學生青春時代的專屬標志。 |
學分 | 學分 學分(xué fēn),是用于計算學生學習量的一種計量單位,按學期計算,每門課程及實踐環節的具體學分數以專業教學計劃的規定為準。部分學校也有按學分收費的制度。通過學分可以評判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學習知識的廣度,學生獲得的學分越多,說明學生學到的東西也就越多。在某些大學中,學分也變成了評價學生優秀程度的一個重要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