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古詩鑒賞的七種答題格式分解

    高考古詩鑒賞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鑒賞,二是評價。
    鑒賞又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鑒賞其形象、其語言、其表達技巧。評價就是分析詩歌的思想(感情)內容。綜觀近幾年高考試題,“古詩鑒賞的答題格式”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一、人物形象:身份+性格+情感
    例1.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點絳唇(李清照)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人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問題:詞人在詞中刻畫了怎樣的藝術形象?
     〔簡析〕上片寫身份,寫人物神態,也烘托了人物嬌美的風貌。下片寫性格,把一個少女驚詫、惶遽、含羞、好奇以及愛戀的心理活動,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來。在我們心中立起了一個天真純潔、感情豐富卻又帶著幾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二、詩歌意象含義:表層含義+深層含義(即解釋詩句)
      例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瀑布(李忱)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問題:簡要分析詩中塑造的“瀑布”這一意象。
      〔簡析〕涓涓細流不辭辛苦,匯集成一落千丈、雄偉壯觀的瀑布,而后又謝絕溪澗的挽留,繼續向前,決心化作洶涌澎湃的波濤。(表層含義)這“瀑布”乃是胸懷大志、不懼艱難、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志士的化身。(深層含義)
      
    三、所抒感情:通過什么內容+抒發(寄寓/揭露/表達)什么感情
    例3.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畫眉鳥(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問題:從詩中領悟到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簡析〕通過“林中鳥”與“籠中鳥”不同境遇的對比,表達了對自由的熱情贊美,對束縛個性、禁錮思想、窒息性靈的憎惡和否定。
      
    四、體會意境:客觀形象+主觀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例4.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秋夜(朱淑真)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問題:此詩無一“情”字,而無處不含“情”。請從三、四句中找出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一個字,并在對全詩整體感悟基礎上,簡要分析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
      〔簡析〕“涼”。“涼”字既寫天涼,又寫心境的孤寂(或心涼)。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過渡(頂真)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離愁別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五、品味關鍵詞句:含義+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5.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玉樓春(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hǘ有皺紋的紗)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問題:對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么?
      〔簡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古人煉字妙用的理解闡釋。作者用一個“鬧”字,不僅讓人覺得杏花綻放得熱烈,甚至還使人聯想到花叢中蜂蝶飛舞,春鳥和鳴,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機蓬勃的景色表現得淋漓盡致。

    六、賞析表達技巧:
    1、賞析修辭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登金陵鳳凰臺①(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①此詩作于天寶年間,作者被排擠離開長安,南游金陵時所作。
      問題:分析尾聯的修辭效果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簡析〕“日”喻帝王,“浮云”喻小人,比喻修辭格的運用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達皇帝被奸邪蒙蔽而自己報國無門的傷痛,抒發了憂國傷時的情懷。
      2、賞析表達方式:怎樣敘(描寫)+敘(描寫)什么+抒什么情
      例7.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漫成一絕(杜甫)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問題:賞析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一幅美景。
     〔簡析〕詩歌從水中月影寫起,生動描寫了白鷺蜷曲著身子,恬靜地夜宿在月光籠照下的沙灘,船尾大魚躍出水面而發出撥剌的響聲,一動一靜構成了江上月夜寧靜的美景。
      3、賞析表現手法: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8.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行即興(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問題:(1)這首詩的三、四兩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方法?請具體說明。
      (2)古人在談到詩歌創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
      〔簡析〕(1)修辭方法:對偶。“芳樹”對“春山”,“花”對“鳥”,“自落”對“空啼”。
      (2)這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均有特色。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都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
      
    七、概括評價詩歌內容:這是一首什么樣的詩+詩歌各句分別寫了什么+通過什么手法+抒發什么情感+評價(總分總式)
      例9.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日偶成(程顥)
    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問題:試從內容主旨方面賞析這首詩。
      〔簡析〕這首詩描繪了風和日麗的春天景色。一二兩句寫景:天空中有淡淡的白云、柔和的春風、和煦的日光,地上有紅花、綠柳、碧水。上下輝映,生機盎然。三四句抒發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閑學少年”,平淡之中寓深意,表達了詩人怡然自得之情
    * 高考古詩鑒賞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鑒賞,二是評價。鑒賞又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鑒賞其形象、其語言、其表達技巧。評價就是分析詩歌的思想(感情)內容。綜觀近幾年高考試題,“古詩鑒賞的答題格式”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種:一、人物形象:身份+性格+情感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