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衫歌扇總生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舞衫歌扇總生塵”全詩
城西亦有紅千葉,人老簪花卻自羞。
小桃破萼未勝春,羅綺叢中第一人。
聞道使君歸去后,舞衫歌扇總生塵。
(陳有小妓,述古稱之。
)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答陳述古二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陳述古二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漫說山東第二州,
棗林桑泊負春游。
城西亦有紅千葉,
人老簪花卻自羞。
小桃破萼未勝春,
羅綺叢中第一人。
聞道使君歸去后,
舞衫歌扇總生塵。
詩意:
這首詩以回答陳述古的兩首詩為題,表達了作者對山東第二州的隨意談論和春游的愉悅之情。他提到了城西地區的紅千葉花,但他自己年老了,戴花卻感到羞愧。
作者接著提到了一個小桃花,雖然花瓣破裂,但仍然無法勝過春天的美麗。在眾多美麗的女子中,有一位是最出色的。聽說使君已經離去后,她的舞衫和歌扇都沾滿了塵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春天游覽山東第二州時的感受和觀察。他以輕松愉快的語調表達了對春游的喜愛,同時也展現了對自己年老的深深自省和自嘲。
詩中的紅千葉花和小桃花都是象征著春天的美麗和生機。紅千葉花象征著春天在城西地區的繁華景象,而小桃花則展示了春天的力量和美麗。作者通過這些意象,表達了對自然和生命力的贊美。
最后,詩中提到的使君歸去后,舞衫和歌扇沾滿塵埃,可能是暗指使君離去后,花邊舞蹈和歌唱都失去了光彩,生活變得平淡無味。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輕快的語調和生動的意象,描繪了作者在春天游覽時的情景和感受,同時也反映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思考。
“舞衫歌扇總生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chén shù gǔ èr shǒu
答陳述古二首
màn shuō shān dōng dì èr zhōu, zǎo lín sāng pō fù chūn yóu.
漫說山東第二州,棗林桑泊負春游。
chéng xī yì yǒu hóng qiān yè, rén lǎo zān huā què zì xiū.
城西亦有紅千葉,人老簪花卻自羞。
xiǎo táo pò è wèi shèng chūn, luó qǐ cóng zhōng dì yī rén.
小桃破萼未勝春,羅綺叢中第一人。
wén dào shǐ jūn guī qù hòu, wǔ shān gē shàn zǒng shēng chén.
聞道使君歸去后,舞衫歌扇總生塵。
chén yǒu xiǎo jì, shù gǔ chēng zhī.
(陳有小妓,述古稱之。
)
“舞衫歌扇總生塵”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