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秦娥(西湖)》 蔡伸
春花秋月無今昔。
無今昔。
十年往事,盡成陳跡。
玉簫聲斷云屏隔。
山遙水遠長相憶。
長相憶。
一生懷抱,為君牽役。
作者簡介(蔡伸)
蔡伸(1088—1156)字伸道,號友古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蔡襄孫。政和五年(1115)進士。宣和年間,出知濰州北海縣、通判徐州。趙構以康王開大元帥幕府,伸間道謁軍門,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檜當國,以趙鼎黨被罷,主管臺州崇道觀。紹興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為浙東安撫司參謀官,提舉崇道觀。紹興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傳。伸少有文名,擅書法,得祖襄筆意。工詞,與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屬,屢有酬贈。有《友古居士詞》一卷。 存詞175首。
《憶秦娥(西湖)》蔡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憶秦娥(西湖)》是宋代蔡伸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西湖美景,表達了作者對往事的回憶以及對心中所愛之人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湖光碧。
春花秋月無今昔。
無今昔。
十年往事,盡成陳跡。
玉簫聲斷云屏隔。
山遙水遠長相憶。
長相憶。
一生懷抱,為君牽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西湖的美景為背景,通過描繪湖光碧波、春花秋月等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回憶和對往事的思念之情。詩中多次重復“無今昔”,表達了作者對過去和現在的界限模糊,似乎時間流逝后一切都變得模糊不清。十年的往事已經成為過去,只能成為陳跡存在于記憶中。
下半首詩以玉簫聲斷、云屏隔、山遙水遠等描寫手法,進一步強化了詩人對過去的思念之情。玉簫聲斷,云屏隔,意味著詩人與過去的美好時光已經隔絕,無法再回到過去的情景中。山遙水遠的描繪,則表達了詩人對遠方的思念,離別之情愈發濃烈。
最后兩句“一生懷抱,為君牽役”,展示了詩人內心深處對心中所愛之人的無盡思念。詩人愿意將一生都奉獻給心中所愛之人,忍受各種艱難困苦,甘愿被役使。這表達了詩人對所愛之人的深情厚意。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西湖美景,抒發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回憶和對心中所愛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中運用了重復、對比和比喻等修辭手法,使詩詞更加鮮活、生動。
《憶秦娥(西湖)》蔡伸 拼音讀音參考
yì qín é xī hú
憶秦娥(西湖)
hú guāng bì.
湖光碧。
chūn huā qiū yuè wú jīn xī.
春花秋月無今昔。
wú jīn xī.
無今昔。
shí nián wǎng shì, jǐn chéng chén jī.
十年往事,盡成陳跡。
yù xiāo shēng duàn yún píng gé.
玉簫聲斷云屏隔。
shān yáo shuǐ yuǎn zhǎng xiàng yì.
山遙水遠長相憶。
zhǎng xiàng yì.
長相憶。
yī shēng huái bào, wèi jūn qiān yì.
一生懷抱,為君牽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