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 蔡伸
朱閣畫簾高掛。
人與月俱圓,月色波光相射。
瀟灑。
瀟灑。
人月長長今夜。
作者簡介(蔡伸)
蔡伸(1088—1156)字伸道,號友古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蔡襄孫。政和五年(1115)進士。宣和年間,出知濰州北海縣、通判徐州。趙構以康王開大元帥幕府,伸間道謁軍門,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檜當國,以趙鼎黨被罷,主管臺州崇道觀。紹興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為浙東安撫司參謀官,提舉崇道觀。紹興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傳。伸少有文名,擅書法,得祖襄筆意。工詞,與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屬,屢有酬贈。有《友古居士詞》一卷。 存詞175首。
《如夢令》蔡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如夢令》
朝代:宋代
作者:蔡伸
人靜重門深亞。
朱閣畫簾高掛。
人與月俱圓,月色波光相射。
瀟灑。瀟灑。
人月長長今夜。
中文譯文:
夜晚人靜,重門深深。朱閣上掛著畫簾。人與月亮一同圓滿,月色照射在波光之中。瀟灑。瀟灑。人與月亮長久相伴在今夜。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夜晚場景。詩人通過描繪人與月亮的相伴,表達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重門深深的場景暗示著一種隱居的生活狀態,而朱閣畫簾的高掛則給人一種高雅的藝術氛圍。人與月亮一起圓滿,展現出詩人內心的寧靜與滿足。最后的"瀟灑。瀟灑。人與月亮長久相伴在今夜"表達了詩人對這美好夜晚的欣賞和留戀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而浪漫的夜晚景象。詩人通過對環境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一個靜謐的空間,使人感受到夜晚的神秘與寧靜。詩中的"人與月俱圓"表達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將人與月亮融為一體,展現了一種超越塵世的情感境界。"瀟灑。瀟灑。人月長長今夜"則表達了詩人對這美好夜晚的欣賞和留戀之情,以及對生命短暫而珍貴的思考。
整首詩以簡潔的詞句展現了一幅優雅而寧靜的畫面,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遞出一種追求內心寧靜與和諧的情感。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詩人對自然的敬畏與美好夜晚的向往,也可以從中感受到人與自然相融合的美妙之處。
《如夢令》蔡伸 拼音讀音參考
rú mèng lìng
如夢令
rén jìng zhòng mén shēn yà.
人靜重門深亞。
zhū gé huà lián gāo guà.
朱閣畫簾高掛。
rén yǔ yuè jù yuán, yuè sè bō guāng xiāng shè.
人與月俱圓,月色波光相射。
xiāo sǎ.
瀟灑。
xiāo sǎ.
瀟灑。
rén yuè cháng cháng jīn yè.
人月長長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