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秦王詞話的讀音 大唐秦王詞話的意思
大唐秦王詞話 《大唐秦王詞話》,又稱《唐秦王本傳》、《小秦王詞話》、《秦王演義》、《興唐鑒》、《興唐傳》,是一部描述李淵太原起兵到唐太宗登基的長篇講史詞話,六十四回,澹圃主人諸圣鄰編著,一般認為產生于明萬歷年間;為明代兩大長篇講史詞話之一。對清朝的《隋唐演義》、《說唐》影響極大,其中尉遲敬德的故事最為完整生動。
- 大
- 唐
- 秦
- 王
- 詞
- 話
“大唐秦王詞話”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à táng qín wáng cí huà]
- 漢字注音:
- ㄉㄚˋ ㄊㄤˊ ㄑㄧㄣˊ ㄨㄤˊ ㄘˊ ㄏㄨㄚˋ
- 簡繁字形:
- 大唐秦王詞話
- 是否常用:
- 否
“大唐秦王詞話”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又名《唐秦王本傳》、《秦王演義》。長篇詞話。明代諸圣鄰(署名淡圃主人)作。八卷,六十四回。寫秦王李世民征伐群雄,建立唐王朝的故事。全篇散文、韻文交織。是今存最早的詞話作品之一。辭典解釋
大唐秦王詞話 dà táng qín wáng cí huà ㄉㄚˋ ㄊㄤˊ ㄑㄧㄣˊ ㄨㄤˊ ㄘˊ ㄏㄨㄚˋ 書名。明諸圣鄰撰,八卷,六十四回,為長篇詞話。敘述秦王李世民建立唐王朝的故事。有人認為是現存最早的完整長篇鼓詞。或稱為《唐秦王本傳》、《唐傳演義》、《秦王演義》。
網絡解釋
大唐秦王詞話
《大唐秦王詞話》,又稱《唐秦王本傳》、《小秦王詞話》、《秦王演義》、《興唐鑒》、《興唐傳》,是一部描述李淵太原起兵到唐太宗登基的長篇講史詞話,六十四回,澹圃主人諸圣鄰編著,一般認為產生于明萬歷年間;為明代兩大長篇講史詞話之一。對清朝的《隋唐演義》、《說唐》影響極大,其中尉遲敬德的故事最為完整生動。
“大唐秦王詞話”的單字解釋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唐】:1.(言談)虛夸:唐大無驗。2.空;徒然:功不唐捐(工夫不白費)。3.傳說中的朝代名,堯所建。4.朝代。a)公元618—907,李淵和他的兒子李世民所建,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b)后唐。5.姓。
【秦】:1.周朝國名(前770—前221)。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為諸侯。在今甘肅、陜西一帶。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6年為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所滅。3.指陜西和甘肅。特指陜西。
【王】:[wáng]1.君主;最高統治者:君王。國王。女王。2.封建社會的最高爵位:王爵。親王。王侯。3.首領;頭目:占山為王。擒賊先擒王。4.同類中居首位的或特別大的:蜂王。蟻王。王蛇。花中之王。5.輩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強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稱君主有天下:王天下。
【詞】:1.(詞兒)說話或詩歌、文章、戲劇中的語句:戲詞。義正詞嚴。詞不達意。他問得我沒詞兒回答。2.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和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著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做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3.語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運用的單位。
【話】:1.說出來的能夠表達思想的聲音,或者把這種聲音記錄下來的文字:講話。會話。土話。這兩句話說得不妥當。2.說;談:話別。話家常。茶話會。
“大唐秦王詞話”的相關詞語
* 大唐秦王詞話的讀音是:dà táng qín wáng cí huà,大唐秦王詞話的意思:大唐秦王詞話 《大唐秦王詞話》,又稱《唐秦王本傳》、《小秦王詞話》、《秦王演義》、《興唐鑒》、《興唐傳》,是一部描述李淵太原起兵到唐太宗登基的長篇講史詞話,六十四回,澹圃主人諸圣鄰編著,一般認為產生于明萬歷年間;為明代兩大長篇講史詞話之一。對清朝的《隋唐演義》、《說唐》影響極大,其中尉遲敬德的故事最為完整生動。
基本解釋
又名《唐秦王本傳》、《秦王演義》。長篇詞話。明代諸圣鄰(署名淡圃主人)作。八卷,六十四回。寫秦王李世民征伐群雄,建立唐王朝的故事。全篇散文、韻文交織。是今存最早的詞話作品之一。辭典解釋
大唐秦王詞話 dà táng qín wáng cí huà ㄉㄚˋ ㄊㄤˊ ㄑㄧㄣˊ ㄨㄤˊ ㄘˊ ㄏㄨㄚˋ書名。明諸圣鄰撰,八卷,六十四回,為長篇詞話。敘述秦王李世民建立唐王朝的故事。有人認為是現存最早的完整長篇鼓詞。或稱為《唐秦王本傳》、《唐傳演義》、《秦王演義》。
大唐秦王詞話
《大唐秦王詞話》,又稱《唐秦王本傳》、《小秦王詞話》、《秦王演義》、《興唐鑒》、《興唐傳》,是一部描述李淵太原起兵到唐太宗登基的長篇講史詞話,六十四回,澹圃主人諸圣鄰編著,一般認為產生于明萬歷年間;為明代兩大長篇講史詞話之一。對清朝的《隋唐演義》、《說唐》影響極大,其中尉遲敬德的故事最為完整生動。【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唐】:1.(言談)虛夸:唐大無驗。2.空;徒然:功不唐捐(工夫不白費)。3.傳說中的朝代名,堯所建。4.朝代。a)公元618—907,李淵和他的兒子李世民所建,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b)后唐。5.姓。
【秦】:1.周朝國名(前770—前221)。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為諸侯。在今甘肅、陜西一帶。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6年為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所滅。3.指陜西和甘肅。特指陜西。
【王】:[wáng]1.君主;最高統治者:君王。國王。女王。2.封建社會的最高爵位:王爵。親王。王侯。3.首領;頭目:占山為王。擒賊先擒王。4.同類中居首位的或特別大的:蜂王。蟻王。王蛇。花中之王。5.輩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強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稱君主有天下:王天下。
【詞】:1.(詞兒)說話或詩歌、文章、戲劇中的語句:戲詞。義正詞嚴。詞不達意。他問得我沒詞兒回答。2.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和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著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做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3.語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運用的單位。
【話】:1.說出來的能夠表達思想的聲音,或者把這種聲音記錄下來的文字:講話。會話。土話。這兩句話說得不妥當。2.說;談:話別。話家常。茶話會。